《晨起》

时间: 2025-01-01 13:11:57

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

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羡庐山下版僧。

倦枕厌闻窗外雨,残膏犹在壁间灯。

草芝要及清晨服,深媿蛮童为扣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
陆游

勋业文章谢不能,
生涯分付一枝藤。
身同湘浦孤舟客,
心羡庐山下版僧。
倦枕厌闻窗外雨,
残膏犹在壁间灯。
草芝要及清晨服,
深媿蛮童为扣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前两句说自己虽然有过显赫的业绩与文章,但如今却无能为力,生活只剩下一株藤蔓。接着,作者以孤舟客自喻,表达了自己如同湘浦的漂泊者,心中羡慕庐山下的和尚那样的宁静生活。接下来的两句中,倦怠的心情与窗外的雨声让他倍感厌烦,而墙壁上的灯油已经快烧完。最后两句提到清晨时分想要吃草药和灵芝,感叹却因年少时的无知而被人讥讽。

注释:

  • 勋业:指显赫的业绩。
  • 文章:指文才、作品。
  • 一枝藤:指生活的贫困与艰辛,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困顿。
  • 湘浦:指湘江边,象征着漂泊与孤独。
  • 庐山:指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和安静的环境。
  • 版僧:指庐山的僧人,过着简单、清净的生活。
  • 倦枕:指因劳累而感到厌倦的枕头。
  • 残膏:指灯油剩余,意味着生活的拮据。
  • 草芝:指药草,象征追求健康与长生。
  • 蛮童:指无知的少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深情著称,作品涉及多种题材,尤以爱国诗和山水田园诗闻名。陆游的生平充满坎坷,屡遭政治打击,他的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困苦的时期,作者感慨自身的遭遇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寄托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晨起》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篇即以“勋业文章谢不能”自嘲,显示出对自己曾经辉煌却已不再的无奈和失落。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身同湘浦孤舟客”表达出诗人如同漂泊者般的孤独,而“心羡庐山下版僧”则流露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对雨声的厌倦和灯油的残存,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惆怅与无力。最后,草芝的出现象征着对健康与长生的追求,但又因“深媿蛮童”而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贬低,既是对年少无知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勋业文章谢不能:自谦自己虽然有过成就,但现在却无能为力,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生涯分付一枝藤:将生活的困顿比作一株藤,表达了无奈与贫困的感受。
  • 身同湘浦孤舟客:自喻为孤舟客,暗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心羡庐山下版僧:表达了对庐山和尚那种宁静生活的憧憬。
  • 倦枕厌闻窗外雨:倦怠的心情与窗外雨声相映成趣,表现了对生活的厌倦。
  • 残膏犹在壁间灯:灯油将尽,象征生活的拮据与艰难。
  • 草芝要及清晨服:渴望清晨时分能吃到草药,体现了对健康的渴望。
  • 深媿蛮童为扣冰:感叹年轻时的无知与被人讥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一枝藤,形象生动。
  • 对仗:如“倦枕厌闻”和“残膏犹在”,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如“湘浦孤舟”、“庐山版僧”等,营造了诗人的孤独与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晚年人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浦:象征漂泊与孤独。
  • 庐山:代表理想的宁静生活。
  • 草芝:象征健康与长生。
  • 蛮童:暗指无知与年轻时的轻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庐山下版僧”代表什么? A. 诗人的理想生活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敌人

  2. “倦枕厌闻窗外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厌倦
    C. 舒适

  3. 诗人用“残膏犹在壁间灯”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艰难
    C. 生活的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的《晨起》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陆游的诗句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而王维则在静谧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