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风捲地起,落叶拥蜗庐。
终日澹无事,一窗宽有馀。
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
懒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
白话文翻译:
秋霜的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掩盖了我的小屋。整天无所事事,窗外的景色显得格外宽广。坐得时间久了,感到力气消耗殆尽,吃得少了,心里也感到空虚。懒惰得没有新诗句,松树的声音忽然引起了我的思绪。
注释:
- 霜风:秋冬季节的寒风,带着霜冻。
- 蜗庐:比喻小屋,像蜗牛的壳一样小而温暖。
- 澹无事:形容一天中平淡无事,心情淡然。
- 宽有馀:窗外的景色开阔丰盈,心中有余。
- 力耗:体力逐渐消耗。
- 心虚:内心感到空虚无聊。
- 懒惰:懒散,不愿动笔写作。
- 松声:松树的声音,可能是风吹松树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注著称,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冬之交,正值十月,时节的变化使诗人感受到一丝寒意,生活的单调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十月十九日大风作寒闭户竟日》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日,诗人被大风和落叶的景象所包围,整日闭门不出,感到孤独与无聊。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联系。霜风的肆虐与落叶的纷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人在这种静谧的环境中,反思自己的生活,感到力气消耗、心中空虚,显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淡淡的忧伤。最后,松树的声音似乎唤醒了他内心的某种感触,虽然未能激发出新的诗句,但也表明了他对自然的敏感。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陆游一贯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风捲地起,落叶拥蜗庐: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落叶堆积在小屋旁,营造出一种秋日的萧瑟氛围。
- 终日澹无事,一窗宽有馀:整日无所事事,窗外的景色显得开阔而富有余地,暗示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 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久坐导致精力消耗,饮食不足使内心更加空虚,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状态的不满。
- 懒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懒惰让他没有新的诗句产生,松树的声音突然引起了他的思考,表现出自然对他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蜗庐”比喻小屋,形象生动。
- 拟人:松声“忽起”使自然充满生机,似乎在与诗人对话。
- 对仗:如“霜风捲地起,落叶拥蜗庐”,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寒风和落叶,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无聊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内心的空虚和对自然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命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风:象征着寒冷、时光的流逝。
- 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松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引发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蜗庐”指什么? A. 大房子
B. 小屋
C. 山洞
D. 茅草屋 -
“坐多知力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开心
B. 空虚
C. 累
D. 无聊 -
诗中提到的“松声”是指什么? A. 鸟叫
B. 风声
C. 松树的声音
D. 雨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豪放与陆游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两位诗人在不同环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可以更深入理解诗人的个性与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