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春台望》
时间: 2025-01-04 11:4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御制春台望
作者:贺知章 〔唐代〕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
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观赵丛台。
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照耀着王道,月亮清澈如水,陶冶着人们的真性情。
欣喜如同整个天下都进入了春天,气氛高亢,超越了域中的圣人。
神圣的高冈宛如游览之地,皇城犹如一面悬挂的镜子。
环绕着八条河流浮动,巍峨的双阙映衬着。
清晨的光辉洒满昭阳,晴朗的云彩卷起建章宫。
花木繁茂,丹青树立,清气弥漫,似金玉堂。
还有灵蛇下到鄜畤,瑞宝也被送入陈仓。
自古以来,秦王奢华,汉室穷困,后宫的楼阁数不胜数。
旗帜在五丈殿的千扇门间摇曳,连绵的南隥延伸至西垣。
宽阔的画面描绘着美丽的女子,罗生出玳瑁,象征着昆仑。
因此我眷恋天晴的隐逸生活,古来土木的良善并非一朝一夕。
荆州的章观和赵王的丛台,何如尧的阶梯与禹的宫室。
层层栏杆下龙舆,清管悠扬,曲折而又疏朗。
听见南风引导着鸾舞,长歌仰望北极的鹑居。
注释
- 青阳:春天的阳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王道:指理想的统治之道,表现出政治理想。
- 玄览:清澈的月光,象征着宁静和真性情。
- 神皋:神圣的高冈,常为游览之地。
- 缭绕八川:形容河流环绕,景色如画。
- 阙:指高大的门楼,常见于宫殿建筑。
- 灵蛇:象征着祥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创作背景:此诗是应皇帝的召唤而作,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朝廷的礼赞,反映了唐代政治的繁荣与安定。
诗歌鉴赏
《奉和御制春台望》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赞美朝廷繁荣的古诗。全诗以青阳和春天为开篇,渲染出温暖、明亮的气氛。贺知章通过“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后面部分描绘了帝都的繁华景象,运用了“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等比喻,表现出皇城如同美丽的镜子,映衬着八川环绕,双阙巍峨。这样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令人感到振奋。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的历史和人物,如秦汉的奢华与困苦,通过“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强调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思考。结尾部分通过南风引导的鸾舞,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的美丽景色,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阳布王道: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象征着理想的政治。
- 玄览陶真性:明月清澈,陶冶人的真性情。
- 欣若天下春:欣喜若春天普照整个世界。
- 高逾域中圣:气氛高亢,超越了各地的圣贤。
- 神皋类观赏:神圣的高冈适合游览。
- 帝里如悬镜:皇城宛如一面悬挂的镜子,令人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皇城比作镜子,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和理想政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阳:象征春天与生机。
- 灵蛇:象征祥瑞。
- 阙:象征权力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阳”指什么?
- A. 月亮
- B. 春天的阳光
- C. 星星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灵蛇”象征什么?
- A. 祸害
- B. 祥瑞
- C. 哀愁
-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什么?
- A. 秋天的风景
- B. 春天的美丽与理想政治
- C. 冬天的寒冷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斗星》李白
诗词对比:
- 贺知章的《奉和御制春台望》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春天的景象,但贺知章更侧重于理想政治和繁荣,而杜甫则反映了战乱后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