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时间: 2025-01-19 22:3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作者:贺知章 〔唐代〕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方的学问高深而广博,东边的书院传承着皇家的智慧。天光照耀着武殿,时任的宰相在鸿都聚集。枯萎的树木沾染了皇恩,翱翔的鸟儿在帝王的梧桐上舞动。我们与游子同游,荣华富贵却是从泥泞中走出。三声叹息仿佛承接了汤王的鼎盛,千般欢喜好似接待舜王的盛筵。我的微薄之躯无法回应,只想在蒲草间吟唱。
注释
- 西学:指西方的学问,暗指博大精深的文化。
- 圣谟:指圣明的教导或政策。
- 天光:指阳光,寓意光明和希望。
- 武殿:指皇宫中的武殿,象征权力中心。
- 时宰:指当时的宰相。
- 鸿都:指长安,象征政治中心。
- 皇泽:皇帝的恩泽。
- 帝梧:梧桐树,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祥瑞。
- 泥涂: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汤鼎:指商汤的鼎盛时代。
- 舜壶:指舜帝的盛世,象征繁荣。
- 微躯:指自己微薄的身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紫隐,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知章受命参加张说的宴会时,表达了对张说的赞扬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感慨。宴会的背景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诗中反映了贺知章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慨的诗。诗中通过对比西方的学问与东方的智慧,展现了贺知章对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尊重。开篇以“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引入,展现了广博的知识与深邃的思想。在描绘权力中心的“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时,诗人将光明与权力结合,寓意着希望和未来。接着以“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描述了在皇恩的滋润下,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能焕发生机,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富饶。
最后的“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渺小的感慨,虽心有祝愿却无以言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使得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学垂玄览:表示对西方学问的景仰,强调其深邃。
- 东堂发圣谟:指东边书院传承圣明的教诲,强调文化的传承。
- 天光烛武殿:描绘阳光照耀武殿,象征权力的光辉。
- 时宰集鸿都:指宰相在长安聚集,强调政治的中心地位。
- 枯朽沾皇泽: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能沾染皇恩,象征荣华。
- 翾飞舞帝梧:鸟儿在帝王梧桐上翱翔,象征祥瑞。
- 迹同游汗漫:与游子同游,象征对自由的向往。
- 荣是出泥涂:荣华出自艰难,强调奋斗的意义。
- 三叹承汤鼎:三声叹息接承汤王的盛世,表达历史的沉重。
- 千欢接舜壶:千般欢喜接待舜王,象征繁荣的盛宴。
- 微躯不可答:自己的渺小无法回应,表达自谦。
- 空欲咏依蒲:想要吟唱却无以言表,表现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枯朽沾皇泽”将树木的枯萎与皇恩的滋润结合,展现生机。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如“荣是出泥涂,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自身渺小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学:象征知识和智慧。
- 圣谟:象征治国理政的智慧。
- 天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武殿:政治权力的象征。
- 鸿都:长安,象征繁荣的政治中心。
- 枯朽:象征衰败。
- 翾飞:象征自由与高贵。
- 泥涂:象征艰难与困苦。
- 汤鼎、舜壶:象征历史的辉煌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学”主要指什么?
- A. 东方的学问
- B. 西方的学问
- C. 农业知识
- D. 战争策略
-
“翾飞舞帝梧”中的“帝梧”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祥瑞
- C. 贫困
- D. 自由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哪几点?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 C. 对历史的感慨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贺知章的《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但贺知章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渺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与自身的遭遇。两者在风格上均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水平,但主题取向有所不同,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