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易村
作者: 华岳 〔宋代〕
路转峰回觉有村,
数间茅屋瞰山阴。
午炊已饱翻匙玉,
腊醖仍拚挂杖金。
穷去作文和鬼送,
兴来得句倩蝉吟。
一声横笛斜阳外,
吹起江湖万里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在曲折的山路上意外发现一个村庄的情景。村里有几间茅草屋,俯瞰着山阴。中午的饭菜已经做好,正在翻动着精致的玉匙;腊酒也准备好,挂在金色的酒杖上。生活贫穷时,我常常写作,像鬼神的送行;心情愉快时,便能得到句子,像蝉鸣那样清脆。远处传来一声横笛,斜阳西下,笛声唤起我对江湖的无限向往。
注释
- 路转峰回:形容山路曲折,转折处看到村庄。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子,表示村庄的简朴。
- 午炊:中午做饭。
- 翻匙玉:用玉制的勺子翻动食物,形象地描绘了饭菜的美味。
- 腊醖:腊制的酒,醖指酿造的酒。
- 倩:美丽的,形容蝉吟声清脆悦耳。
- 横笛:一种笛子,横着吹的乐器。
- 万里心:指对江湖的广阔向往,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山中村落,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清新的田园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路转峰回”引入,给人一种环绕山峰的感觉,仿佛在探索未知的美好。村庄的描绘则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氛,数间茅屋与山阴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午炊已饱翻匙玉,腊醖仍拚挂杖金”描绘了丰盛的午餐,诗人用“玉”和“金”来形容餐具和酒杖,赋予了生活一种高雅的气息。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幸福。
“穷去作文和鬼送”与“兴来得句倩蝉吟”则表现了诗人情绪的变化,贫穷时的孤独与写作的苦闷,兴奋时的灵感与自然的共鸣,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一声横笛斜阳外,吹起江湖万里心”则把情感推向高潮,笛声唤起了对江湖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转峰回觉有村:在山路的转角处,恍惚间发现了一个村庄。
- 数间茅屋瞰山阴:几间茅草屋坐落在山阴之下,形成了自然的画面。
- 午炊已饱翻匙玉:中午的饭已做好,用玉匙翻动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图景。
- 腊醖仍拚挂杖金:腊酒仍挂在金色的酒杖上,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 穷去作文和鬼送:在贫穷的日子里,写作像是鬼神的送行,表达了生活的艰辛。
- 兴来得句倩蝉吟:兴奋时写下的句子,像蝉鸣般清脆悦耳,表现了创作的灵感。
- 一声横笛斜阳外:远处传来一声横笛,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动人。
- 吹起江湖万里心:笛声引发了对广阔江湖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匙玉”暗示了生活的精致。
- 对仗:如“穷去作文”和“兴来得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使用“横笛”、“蝉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在生活的变迁中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村庄:象征着宁静、和谐的生活。
- 茅屋:代表简朴与自然。
- 横笛:象征艺术与自由。
- 江湖:代表广阔的心灵追求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路转峰回觉有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对村庄的发现
C. 诗人的旅行经历 -
“腊醖仍拚挂杖金”中的“腊醖”指的是什么? A. 腊肉
B. 腊酒
C. 腊肠 -
诗中提到的“倩蝉吟”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美妙声音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风光,但更注重于与自然的融入与哲理思考,而华岳的《题易村》则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写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华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