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云中秋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1-07 23:40:36

风雨经时忆对眠,秋声愁绝雁横天。

未应放却西楼月,得酒宁须问圣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雨经时忆对眠,秋声愁绝雁横天。未应放却西楼月,得酒宁须问圣贤。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回忆起往日的安睡,听到秋天的声音,愁苦得仿佛雁阵在空中飞翔。月亮不应该在西楼上悄然离去,既然有酒,何必去询问那些圣贤呢?

注释:

  • 风雨经时:风雨交加,经历了一段时间。
  • 忆对眠:回忆曾经的安眠。
  • 秋声愁绝:秋天的声音让人愁苦。
  • 雁横天:大雁在空中飞翔。
  • 未应放却:不应该让……离去。
  • 西楼月:西边楼上的月亮。
  • 得酒宁须:既然有酒,何必。
  • 问圣贤:去询问那些圣贤。

典故解析:

  • 圣贤:指古代的智者和思想家,代表了高尚的道德和智慧。在诗中借指那些值得学习的榜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子云,号元吉。他生活在宋代,诗风清新自然,以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之际,正值秋季,诗人可能因天气变化而引发对过往的思考,结合中秋的思乡情,表达了对月亮与酒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优雅,韩元吉通过“风雨”和“秋声”描绘出秋季的凄凉和孤独感,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雁横天”不仅是描写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西楼的月亮意象则暗含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不舍。最后一句“得酒宁须问圣贤”,意在表达一种洒脱和对传统道德的超越,强调了个人情感的独立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经时忆对眠:诗人回想起在风雨交加的日子中,自己安眠的时光,表现出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
  2. 秋声愁绝雁横天:秋天的声音让诗人愁苦,雁阵在空中飞翔,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3. 未应放却西楼月:诗人认为不该让西楼上的月亮悄然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4. 得酒宁须问圣贤:即便有美酒在手,诗人也不愿去询问古代圣贤,显示了一种对传统的反叛和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声比作愁苦的源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风雨”和“秋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雁”、“月”等意象,营造出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在秋季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情感的珍视,反映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和不易。
  • 秋声:代表着时光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象征着美好与追忆。
  • :代表着享乐与忘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楼月”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离别的痛苦

  2. “得酒宁须问圣贤”反映了诗人的哪种态度? A. 对传统的尊重
    B. 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C. 对生活的失望

  3. 诗人对秋季的感受是: A. 兴奋
    B. 愁苦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涉及月亮与酒,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洒脱。但李白更强调个体的豪情,而韩元吉则多了一份对往昔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情感,但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韩元吉的直白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