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务德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00:52:55

壮岁分符节,飞腾四十春。

吁嗟循吏传,无复老成人。

三辅勤劳旧,西清宠数新。

青山问何许,犹与谢公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壮岁分符节,飞腾四十春。
吁嗟循吏传,无复老成人。
三辅勤劳旧,西清宠数新。
青山问何许,犹与谢公邻。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的岁月中,我度过了四十个春秋。
感叹那些循规蹈矩的官吏传承不息,
却再也没有见到老成持重的人。
三辅地区的辛勤劳作仍然如昔,
而西清的宠幸却是新的几分。
青山啊,你在何处呢?
依然和谢公的故居相邻。

注释:

  • 壮岁:年轻有为的时期,指人的壮年。
  • 符节:指岁月的标志,这里特指人生的春秋。
  • 吁嗟:感叹、叹息的意思。
  • 循吏:循规蹈矩的官吏,形容那些守旧的官员。
  • 三辅:指古代长安附近的地区,形容繁忙和勤劳。
  • 西清:指西部的清明之地,可能暗指西方权贵的宠爱。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代表着高雅的文化与人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和人生感悟。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韩元吉对方务德侍郎的追思之际,反映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当世人的思考,揭示了他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诗歌鉴赏:

《方务德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和深刻思考的挽诗。诗中,韩元吉通过对壮年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歌开篇以“壮岁分符节”引入,直接点明了个人经历的丰盈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接下来的“吁嗟循吏传”,则表现出对当时官场上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的人士的不满,暗示了社会的保守与停滞。

在诗的中段,韩元吉以“三辅勤劳旧,西清宠数新”对比了古今官场的不同,揭示了劳动者的无私奉献与权贵的宠爱之间的差距。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读者对社会不公的感知,也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观。

最后一句“青山问何许,犹与谢公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人文环境的向往,谢公的文化象征着高雅与理想,而青山则是自然的永恒,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体而言,韩元吉在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及自然的深邃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岁分符节:回忆青年时期,感慨时间的飞逝。
  2. 飞腾四十春:四十年如春般快速流逝,表明年华已逝。
  3. 吁嗟循吏传:感叹循规蹈矩的官吏不断传承,缺乏创新。
  4. 无复老成人:没有真正成熟稳重的人物出现,体现对社会的失望。
  5. 三辅勤劳旧:古老的辛勤劳作依然存在,强调传统的坚守。
  6. 西清宠数新:新的权贵宠爱与旧的辛勤形成对比。
  7. 青山问何许:向青山询问,表达对理想人文环境的渴望。
  8. 犹与谢公邻:希望与谢公那样的高雅人文相邻,寄托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古今官场的不同,突显社会风气的变化。
  • 比喻:将时间比作春,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青山的询问赋予自然以人性,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保守和对理想人文环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壮岁: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壮丽。
  • 青山:代表着自然的永恒与人文的理想。
  • 谢公:象征着高雅的文化与理想人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自然的描绘

  2. “吁嗟循吏传”中的“循吏”指的是? A. 有才华的官员
    B. 循规蹈矩的官员
    C. 年轻的官员
    D. 退休的官员

  3.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谁? A. 谢安
    B. 谢道韫
    C. 谢灵运
    D. 谢家所有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韩元吉的这首诗更为沉重,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理想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享受当下的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更为悲观而后者则充满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