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1-14 15:25:47

世情唤做三绝,佛眼譬之六如。

当日最宜为诰,而今老不中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世情唤做三绝,
佛眼譬之六如。
当日最宜为诰,
而今老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当今世情被称为三绝,而佛的眼光则比作六如。往昔那样的时日最适合发布诏令,而如今我已年老,不再能中书。

注释:

  • 三绝:指当时社会中的三种绝对的情况或现象,具体指什么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理解。
  • 六如:出自佛教经典,指的是六种状态或境界,表现出佛法的智慧。
  • :指皇帝的诏令,古代文书。
  • 不中书:指年老体衰,无法再参与政治或文书工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一,号紫微,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以豪放、刚健著称,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关切与个人的感慨。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和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对世情的观察与感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感慨。开头以“世情唤做三绝”点明了社会的复杂与变化,同时用“佛眼譬之六如”来引导读者思考佛教的智慧与世俗的纷扰之间的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感叹,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当日最宜为诰”则回溯到过去的时光,暗示那时的社会状况可能更为理想,适合发布决策。而“而今老不中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自省,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感慨,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情唤做三绝:世事被称为三绝,可能指的是当时社会的几种极端现象。
  2. 佛眼譬之六如:用佛教的智慧来比喻世事的复杂,暗示透过佛眼看世情更为清晰。
  3. 当日最宜为诰:昔日的情形适合发布命令,说明过去的时光是相对美好的。
  4. 而今老不中书:如今年老,已不再有参与政事的能力,表达了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佛眼”比喻智慧,突显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 对仗:全诗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世情”展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世情:象征着社会的变迁与复杂。
  • 佛眼:象征智慧与洞察力,代表一种超然的视角。
  • :象征权力与决策,指向政治的参与感。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能力的减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绝”指的是: A. 三种绝对的现象
    B. 三种绝美的事物
    C. 三种绝对的思想
    D. 三种绝对的行为

  2. “而今老不中书”中的“不中书”意为: A. 不再书写
    B. 不再参与政治
    C. 不再学习
    D. 不再做饭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沉思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情壮志,而刘克庄则更显沉静与内省,反映出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