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侍郎二首》

时间: 2024-09-19 22:09:42

华发始遭逢,其如道不同。

可曾留孟叟,俄已罢申公。

谏草多传出,经疑尽解通。

岂无南董氏,奋笔纪孤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袁侍郎二首》

华发始遭逢,其如道不同。
可曾留孟叟,俄已罢申公。
谏草多传出,经疑尽解通。
岂无南董氏,奋笔纪孤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袁侍郎的悼念。华发初现时,遭遇了道不同的人事;是否曾留住孟尝君,转眼已罢免了申公。谏言的草稿很多流传,但经过质疑后都已解读通畅。难道没有南方的董氏吗?他奋笔疾书来记载孤独的忠诚。

注释:

  • 华发:白头;古人以白发象征年老。
  • 道不同:指理想、信念、人生道路等不同。
  • 孟叟:指孟尝君,春秋时期的著名门阀。
  • 申公:指申屠戮,古代名士。
  • 谏草:指谏言的草稿。
  • 南董氏:南方的董氏,指董仲舒,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典故解析:

  • 孟尝君: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名士,以门下有三千食客而闻名。他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忠诚。
  • 董仲舒:汉代著名的儒学家,倡导儒学,主张为政者应有的道德和理想。常被用来象征忠诚和理想主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石洲,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于古诗,作品多关注政治与社会现实,风格沉郁。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袁侍郎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忠诚与才华的惋惜,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挽袁侍郎二首》不仅是对袁侍郎的悼念,更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现状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华发始遭逢”引入了对时间的感慨,华发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已逝人才的惋惜。而“道不同”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理想信念的差异,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分裂和不和谐。

接着,诗人提到“可曾留孟叟,俄已罢申公”,这句话不仅追忆历史名士的卓越成就,也感慨当今人才的流失与被冷落。孟尝君和申公作为历史人物的对照,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谏草多传出,经疑尽解通”,则表现出作者对谏言被忽视的无奈,反映出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以“岂无南董氏,奋笔纪孤忠”收尾,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仍有忠诚之士愿意为真理和正义发声,呼唤人们的良知。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袁侍郎的敬仰,也有对社会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感叹自己已白发苍苍,似乎与众人志向不同,人生道路的分歧。
    • 第二联:历史上有志之士(孟尝君)未能被重用,现今的贤才(申公)也遭到罢免,表明政治的不公。
    • 第三联:许多谏言流传,但因为怀疑而难以被接受,反映了当下政治环境的复杂。
    • 第四联: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有董氏这样的忠诚之士,奋笔记载历史。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华发”、“道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意。
    • 象征:华发象征着衰老和人生短暂,董氏则象征着忠诚和理想。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已故袁侍郎的怀念,反映了对人才被埋没及政治环境的不满,表现出诗人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华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道不同:象征理想与信念的差异。
  • 董氏:象征忠诚与坚持理想的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忍耐
    • D. 忧伤
  2. “道不同”是指什么?

    • A. 人生道路的相同
    • B. 理想、信念的差异
    • C. 友谊的深厚
    • D. 时局的变化
  3. 诗中提到的“南董氏”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尝君
    • B. 申公
    • C. 董仲舒
    • D. 刘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挽袁侍郎二首》和杜甫的《春望》,可以看到两者都在面对政治动荡和社会现实时,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诚的赞美。刘克庄更着重于个人的忠诚与理想,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兴衰与民生困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