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遇题寄友人 李廌 〔宋代〕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低低的云层不断翻滚,风势依然急促;细雨悄然无声,到了傍晚变得更加密集。 我心中对你的思念如同千里之外的景象,常常浮现在眼前;黄昏时分,天空似乎也染上了春天的忧愁。
注释:
- 低云:指天空中低垂的云层。
- 风仍急:风势依然猛烈。
- 细雨无声:形容雨下得细小而无声。
- 晚更稠:到了傍晚,雨变得更加密集。
- 千里思君:形容思念之深,如同跨越千里的距离。
- 常在眼:常常浮现在眼前,形容思念之切。
- 黄昏天意:黄昏时分的天空,暗喻心情。
- 自春愁:自然而然地带有春天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该诗可能是在春日思念远方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春日的忧愁情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感受到风雨交加的天气,心中涌起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遂以此诗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傍晚的风雨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低云不断风仍急”,以低云和急风描绘出春日的变幻莫测,为全诗定下了忧郁的基调。次句“细雨无声晚更稠”,细雨无声,晚来更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低云”和“风仍急”描绘出春日的风雨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次句“细雨无声晚更稠”,细雨无声,晚来更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抑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后两句“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千里思君常在眼”,将思念比作千里之外的景象,形象生动。
- 拟人:“黄昏天意自春愁”,将黄昏的天空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日的思念与忧愁。诗人通过对春日风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低云:象征着压抑和不安。
- 风仍急:象征着变幻莫测和不安定。
- 细雨无声:象征着细腻和无声的情感。
- 黄昏天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忧郁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低云不断风仍急”描绘了怎样的天气景象? A. 晴朗无云 B. 风雨交加 C. 晴空万里 D. 细雨绵绵
-
诗中“千里思君常在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思念 D. 愤怒
-
诗中“黄昏天意自春愁”中的“天意”指的是什么? A. 天空的景象 B. 自然的规律 C. 诗人的心情 D. 命运的安排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王维《相思》: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廌《春日遇题寄友人》:两者都描绘春日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而李廌的诗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