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采莲美人图》

时间: 2024-12-29 17:04:56

绿槐蝉静日偏长,懒爇金炉百和香。

莫摘池中莲子看,个中多半是空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采莲美人图
作者: 孟淑卿〔宋代〕

绿槐蝉静日偏长,
懒爇金炉百和香。
莫摘池中莲子看,
个中多半是空房。

白话文翻译:

在绿槐树下,蝉鸣静谧,日头偏长,
懒得点燃金炉,香气四溢。
不要去摘池塘里的莲子,
因为里面多半都是空壳。

注释:

  • 绿槐:指绿叶茂盛的槐树,象征夏天的气息。
  • 蝉静:蝉鸣声渐渐平息,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日偏长:夏季日照时间长,暗示时光的悠闲。
  • 懒爇金炉:不想点燃金炉,表示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 百和香:指多种香料的混合香气。
  • 莫摘:不要去摘,劝阻的语气。
  • 莲子:莲花的种子,象征美好和纯洁。
  • 空房:指未成熟的莲子,暗示空虚与失望。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隐含了古代文人对莲花的崇尚。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纯洁,常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中提到的“空房”则可能暗示对美好事物的不实之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淑卿,宋代女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中期,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时期,艺术与文学蓬勃发展。诗人在此背景下,以莲花作为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开篇以“绿槐蝉静日偏长”引入,给人一种夏日悠长、安静的印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接下来的“懒爇金炉百和香”则传达出一种懒散与安逸的生活情态,诗人似乎不愿意追逐繁华而选择享受眼前的宁静。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转而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去摘取池中的莲子。这一劝诫不仅与莲子空房的意象相呼应,也暗示了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常常是徒劳的。莲子虽美,但大多数是空的,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着对人世繁华的警惕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槐蝉静日偏长:描绘了夏日的静谧和悠长,给人以时间延续的感觉。
    • 懒爇金炉百和香:表现了诗人对繁华的无所谓,选择享受生活的悠闲。
    • 莫摘池中莲子看:劝诫他人不要轻易追求外物,暗示对物质享受的警惕。
    • 个中多半是空房:揭示事物的表象与本质的差距,强调空虚的存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槐蝉静”与“日偏长”,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象征:莲子象征着美好与空虚,反映出人生的哲理。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与莲子的成熟度相联系,隐喻着内心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物质追求的警惕,提倡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绿槐:象征夏天与宁静,也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 莲子:代表美好的期望与空虚的现实,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 金炉:象征奢华与享受,反映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槐蝉静”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通过“莫摘池中莲子看”想表达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物质的警惕
    C. 对莲花的喜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个中多半是空房”指的是什么?
    A. 莲子的未成熟
    B. 莲花的美丽
    C. 空虚的感受
    D. 对生活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花卿》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孟淑卿的《题采莲美人图》与李白的《赠花卿》,两首诗都是在描绘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孟诗更加侧重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而李诗则强调对美的赞美与人际关系的感慨。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细腻,后者豪放,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