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厅新建寿乐堂》

时间: 2024-12-29 19:00:36

会稽四面是湖山,亭在湖山胜绝间。

栏槛旋移芳草种,襟怀长伴白云閒。

乍登顿觉诗毫健,纵赏惟忧酒量悭。

更是人生最荣处,綵云朝暮奉慈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会稽四面是湖山,
亭在湖山胜绝间。
栏槛旋移芳草种,
襟怀长伴白云閒。
乍登顿觉诗毫健,
纵赏惟忧酒量悭。
更是人生最荣处,
綵云朝暮奉慈颜。

白话文翻译:

会稽山四周都是湖水和山峦,
亭子建在湖水和山峦的绝妙位置。
栏杆和花坛随风而动,种满了芳草,
心胸开阔,常常伴随白云悠闲。
刚刚登上这里,顿时感到诗意盎然,
纵情欣赏,却又担心酒量太少。
这里更是人生最光辉的地方,
朝夕有彩云环绕,奉上慈祥的面容。

注释:

  • 会稽: 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山水风光秀丽。
  • : 指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建造的小型建筑,用来休息或观景。
  • 栏槛: 指围绕亭子的栏杆和护栏。
  • 襟怀: 形容人的胸襟、情怀。
  • 乍登: 刚刚登上。
  • 诗毫: 指诗的意境和风采。
  • 酒量: 指饮酒的能力。
  • 綵云: 彩色的云彩,形容美丽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会稽山作为地名,常与古代文人雅士的游历相关。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士人对山水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新建的寿乐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环境优美的地方,常成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诗人在此处创作,情感自然流露。

诗歌鉴赏:

《判官厅新建寿乐堂》是一首描写湖山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篇就以“会稽四面是湖山”引入,描绘出诗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接下来的描写通过“亭在湖山胜绝间”体现出亭子的独特位置,仿佛是在湖光山色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栏槛旋移芳草种”一句,不仅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更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句中“芳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气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乍登顿觉诗毫健”,显示出诗人在此美丽的环境中灵感涌现,诗意盎然。此时,诗人也自觉到“纵赏惟忧酒量悭”,为酒量所限而感到忧虑,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

最后两句“更是人生最荣处,綵云朝暮奉慈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美好境界的向往,认为在这美丽的环境中,便是人生最荣耀的时刻。彩云的出现,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会稽四面是湖山: 描述会稽山四周环绕着湖泊和山峦,环境优美。
  2. 亭在湖山胜绝间: 亭子位于湖山之间,位置独特,风景绝佳。
  3. 栏槛旋移芳草种: 栏杆和护栏周围种满芳草,生机勃勃。
  4. 襟怀长伴白云閒: 心胸开阔,常常与白云为伴,感到悠闲自在。
  5. 乍登顿觉诗毫健: 刚登上这里,便感到诗的意境特别强烈。
  6. 纵赏惟忧酒量悭: 虽然尽情欣赏美景,但又担心自己的酒量不够。
  7. 更是人生最荣处: 这里更是人生中最光辉的地方。
  8. 綵云朝暮奉慈颜: 朝夕有彩云环绕,犹如奉上慈祥的面容。

修辞手法:

  • 比喻: “彩云”比喻美好的时光和心境。
  • 对仗: “栏槛旋移”、“芳草种”等句中形成的对称结构。
  • 拟人: “白云闲”,使白云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在美好之中难免的无奈与忧虑,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 象征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 : 代表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 芳草: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气息。
  • 白云: 代表自由与悠闲的生活状态。
  • 綵云: 象征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会稽”是指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安徽
  2. 诗人为何感到“纵赏惟忧酒量悭”?

    • A. 因为酒太贵
    • B. 因为酒量有限
    • C. 因为不喜欢喝酒
  3. “更是人生最荣处”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人生的失望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判官厅新建寿乐堂》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渗透了禅意,而沈立的诗则更显人情味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