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
时间: 2025-01-04 08:59: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白话文翻译:
二十岁时玩弄笔墨,博览群书,见识卓越。写论文能与《过秦论》媲美,作赋则模仿《子虚赋》。边疆城市因战事而苦不堪言,紧急军情飞传至京城。虽然不是身披盔甲的战士,但曾阅读过兵书《穰苴》。长啸声激起清风,志向高远,仿佛不把东吴放在眼里。即使是一把钝刀,也希望能有一次锋利的表现,梦想着实现宏伟的计划。左顾右盼,既要澄清江湘之地,又要安定羌胡之乱。功成名就后不接受封爵,只是深深一揖,回归田园。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柔翰:毛笔。
- 卓荦:卓越,突出。
- 过秦:指贾谊的《过秦论》。
- 子虚: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鸣镝:响箭,古代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 甲胄士:战士。
- 穰苴:指《司马穰苴兵法》。
- 铅刀:比喻才能平庸。
- 澄江湘:澄清江湘之地的混乱。
- 羌胡:古代对西北边疆民族的统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与陆机、潘岳并称“太康三杰”。他的作品以辞赋见长,风格雄浑,富有政治抱负。此诗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是左思《咏史》八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自身学识和志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不愿意接受封赏,宁愿归隐田园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左思的学识渊博和远大志向。诗中,“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勤奋学习和卓越见识。“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则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经典的模仿。“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表明他虽非武将,但有军事知识。“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和“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年轻时即开始学习,博览群书,见识卓越。
-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写论文能与《过秦论》媲美,作赋则模仿《子虚赋》。
-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边疆城市因战事而苦不堪言,紧急军情飞传至京城。
-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虽然不是身披盔甲的战士,但曾阅读过兵书《穰苴》。
-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长啸声激起清风,志向高远,仿佛不把东吴放在眼里。
-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即使是一把钝刀,也希望能有一次锋利的表现,梦想着实现宏伟的计划。
-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左顾右盼,既要澄清江湘之地,又要安定羌胡之乱。
-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功成名就后不接受封爵,只是深深一揖,回归田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铅刀贵一割”,用铅刀比喻自己虽才能平庸,但仍希望能有所作为。
- 对仗:如“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左右对仗,表达了作者的全方位志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的学识、志向和对名利的淡泊。通过对自己学习和成就的描述,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展现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高洁品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柔翰:象征文学创作。
- 群书:象征学识渊博。
- 鸣镝:象征战事紧急。
- 羽檄:象征军情紧急。
- 穰苴:象征军事知识。
- 清风:象征高洁品格。
- 铅刀:象征才能平庸但仍有志向。
- 江湘、羌胡:象征国家边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左思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D. 明代
-
诗中的“弱冠”指的是多少岁? A. 18岁 B. 20岁 C. 22岁 D. 25岁
-
“著论准过秦”中的“过秦”指的是哪篇论文? A. 《过秦论》 B. 《过汉论》 C. 《过晋论》 D. 《过唐论》
-
“铅刀贵一割”中的“铅刀”比喻什么? A. 锋利的武器 B. 平庸的才能 C. 珍贵的宝物 D. 普通的工具
答案:
- C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贾谊的《过秦论》
-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诗词对比:
- 与左思同时代的陆机的《文赋》,同样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左思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魏晋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