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匆匆相聚处,未足满平生。
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
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白话文翻译:
匆匆相聚的地方,无法填满我一生的遗憾。
雨打在灯下,我在梦中辗转难眠;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散步聊天。
曾经的诺言依然在耳边萦绕,外面的哭声又为何而来?
一切都已无法改变,唯有高山上的孤月依旧明亮。
注释:
- 匆匆:形容时间短暂,聚会不久。
- 镫雨:指灯下雨声,传达一种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前盟:指过去的约定或誓言。
- 外哭:外面的哭声,暗指离别或哀伤。
- 已矣:表示事情已经结束或无可奈何。
- 高山孤月:象征孤独与清冷,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友人曹泰宇去世之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无奈。通过对短暂相聚的回忆,诗人反思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惋惜。
诗歌鉴赏: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是陈著对友人曹泰宇深切怀念的诗作。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开头两句描绘了相聚的短暂和人生的遗憾,表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随后通过“镫雨对眠梦”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仿佛在灯下细雨中,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这种情景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接着,诗人提到“前盟空在耳”,表明曾经的誓言仍在耳畔,但现实的无奈使得这些誓言显得苍白无力。最后一句“高山孤月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象征着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匆匆相聚处,未足满平生。
诗人感叹相聚的时光短暂,无法填补他一生的遗憾。 -
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
描述在灯下听雨,夜晚难以入睡的情景,回忆与友人阳光明媚时的闲聊,充满温暖。 -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
曾经的誓言仍在耳边回响,但外面的哭声让人感到悲伤,暗示着离别的痛苦。 -
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孤独的明月高挂山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山孤月”象征孤独和思念。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短暂相聚的追忆与对友人离去的惋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匆匆相聚: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镫雨:代表细腻的情感与思绪的纷扰。
- 高山孤月:传达孤独和清冷的情感,象征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镫雨”指的是什么? A. 雪
B. 雨声
C. 风声
D. 雷声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高山孤月”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友谊
C. 孤独与思念
D. 快乐 -
诗中“前盟空在耳”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财产
B. 友情
C. 学业
D. 名声
答案:
- B. 雨声
- C. 孤独与思念
- B.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对亲友的思念。
- 李白《将进酒》: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陈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而陶渊明更关注自我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精华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人生:古代诗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