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时间: 2025-01-04 10:23:56

越女行歌纵棹轻,苍茫虽浦晚烟凝。

荷花折尽未归去,潋滟扁舟不易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越女行歌纵棹轻,苍茫虽浦晚烟凝。荷花折尽未归去,潋滟扁舟不易胜。

白话文翻译:

越女轻歌漫荡,轻轻划着小船。尽管晚霞笼罩着苍茫的水面,荷花已经折尽,却依然不愿归去,荡漾的小舟上,难以承受这份思绪的沉重。

注释:

  • 越女:指的是越地的女子,常用以形容美女,也指一些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如英勇的越女。
  • 行歌:指在行船时唱歌。
  • 纵棹轻:轻轻划动桨。
  • 苍茫:形容水面广阔无边的样子。
  • :水边,岸边。
  • 晚烟凝:傍晚的烟雾笼罩着水面。
  • 荷花折尽:形容荷花已经凋谢。
  • 潋滟: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扁舟:小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越女”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越地文化,尤其是与吴越争霸相关的故事,越女往往被赋予了忠贞与勇敢的特质。诗人通过描绘越女的形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实事求是,反对浮夸的文风,作品多以简练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在某次游览中,经过龙女祠后塘时,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无常,因而产生了感慨,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失落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越女”作为主角,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描绘了越女在水上轻歌曼舞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而美妙的感觉;而“苍茫虽浦晚烟凝”则将情景推向了傍晚,增添了一丝孤寂与沉思。接下来的“荷花折尽未归去”,则通过荷花的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无常,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的感伤。最后一句“潋滟扁舟不易胜”,通过小舟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思绪的复杂,仿佛小舟在水中荡漾,却难以承载那份情感的厚重。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越女行歌纵棹轻”:描绘了越女轻轻划桨唱歌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 “苍茫虽浦晚烟凝”:傍晚的天空和水面显得苍茫,带有一丝神秘与孤独。
    • “荷花折尽未归去”:荷花已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但越女依然不愿离去,暗示着对美好的留恋。
    • “潋滟扁舟不易胜”:小舟在水面上荡漾,表面看似平静,但内心情感复杂,难以承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越女与水面相结合,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 拟人:荷花的“折尽”赋予了植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越女行歌、荷花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越女:象征着青春、美丽和理想。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但在这里也表现出青春的消逝。
  • 扁舟:象征着漂泊与无助,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越女”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青春
    • B. 悲伤与失落
    • C. 自由与放纵
    • D. 战争与胜利
  2. “荷花折尽”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怀念与无奈
    • C. 愤怒
    • D. 安静
  3.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漂泊与无助
    • C. 家庭
    • D. 勇敢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李白更强调享乐与豪放,而司马光则更多地融入了对逝去的感伤与思考,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