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时间: 2025-01-14 14:47:36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史
作者: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来到洛阳,看到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情景。他感叹自己才能平庸,未能为国分忧,心中惶恐不安。诗中提到“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显示出战乱的严重和社会的动荡。诗人自知责任重大,立志要勇敢面对时局,但又感到无能为力。通过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深切忧虑。

注释:

  • 荷畚:指挑担的工具,象征着行走的旅途。
  • 杖策:用手杖和策马,表示游历、旅行。
  • 豺狼:比喻敌人或混乱的局势。
  • 明夷:指明朝,意指朝代的衰落。
  • 菲薄才:自谦之辞,意为自己才智薄弱。
  • 国士恩:指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表示对人才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9),字少白,号少白,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咏史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放的情怀和深刻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前夕,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咏叹,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才华的自责。

诗歌鉴赏:

《咏史》是王昌龄在历史动荡时期的感慨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头的“荷畚至洛阳”设定了地理背景,诗人行走在洛阳,心中却充满沉重的思考。接下来的“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描绘了战乱的景象,暗示着国家的危机。诗人自愧才薄,未能为国分忧,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自责。后半部分则表现了诗人在危机中所抱的责任感,虽然面临严峻的时局,但依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斗争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王昌龄作为历史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荷畚至洛阳:描绘了诗人到达洛阳的场景,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 杖策游北门:表现了诗人游历的闲适与内心的沉重。
    •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展现了国家的动荡与战乱。
    •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感叹国家的衰败与自身的无能。
    •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卑与对国士的敬仰。
    •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责任感的觉醒,表达了在危难时刻的决心。
    •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描绘了国家的局势复杂,难以解决。
    •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进退两难。
    •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通过对嵩山的叹息,感慨历史的沧桑与自身的渺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乱比作“豺狼”,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历史的沉重、国家的危机以及个人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 荷畚:象征着负担与责任,暗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豺狼:象征敌人和混乱的局势,传达出对社会动荡的警觉。
  • 嵩山:代表了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自然的永恒反思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昌龄的《咏史》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战争与历史
    • C. 自然风光
  2. 诗中“豺狼”用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敌人和混乱的局势
    • C. 朋友的背叛
  3. 诗人对自己才能的态度是?

    • A. 自信满满
    • B. 自惭菲薄
    •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咏史》与杜甫的《登高》都是反映历史与个人命运的诗作。王昌龄着重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的个人责任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