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下风神物外姿,
闺房秀色鉴中奇。
两家标韵谁兼得,
会有多情识者知。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的风中,梅花展现出其超凡的姿态;
在闺房中,梅花的美色如同镜中奇景。
哪一家的梅花才能兼得这等风韵呢?
定会有情识之士能够分辨它们的美。
注释:
- 林下:在林间,指梅花生长的环境。
- 风神:形容梅花的风姿与气质。
- 物外姿:指梅花超越尘世的姿态。
- 闺房:指女子的房间,暗指女子的美丽。
- 秀色:美丽的颜色。
- 鉴中奇:在镜子中映出的奇妙美丽。
- 两家标韵:指两位诗人或两家人所标示的风韵。
- 兼得:兼得之意,指同时获得。
- 多情识者:多情之人,懂得欣赏美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望,字仲明,号穷庐,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王之望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常用梅花、竹子等象征坚韧的品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是一首以梅花为题材的五言绝句,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开篇便以“林下风神物外姿”勾勒出梅花在自然中独特的风采,仿佛梅花在风中摇曳,散发出超然的气质。诗人通过对比“闺房秀色”,将梅花的美丽与女子的娇羞并列,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雅致和美的化身。接下来的“两家标韵”引入了竞争与比较,诗人以一种探询的口吻,表达了对梅花美丽归属的思考,似乎在问:谁能真正领悟梅花的风韵呢?最后一句“会有多情识者知”则进一步抒情,暗示只有那些有情有义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梅花的美。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在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下风神物外姿:描绘梅花在风中轻盈的姿态,强调其超凡脱俗。
- 闺房秀色鉴中奇:将梅花的美与女子的美相提并论,突出其奇异美丽。
- 两家标韵谁兼得:引出对比,提出对梅花归属的思考。
- 会有多情识者知:结尾强调只有有情的人才能识别其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女儿家中的美丽,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风神”与“秀色”、“物外”与“鉴中”,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格。
- 林下:自然环境,代表着清新与纯净。
- 闺房:女性的私密空间,暗示柔美与温情。
- 多情识者:指那些有情趣、有见识的人,象征着对美的鉴赏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林下风神”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姿态
- B. 诗人的情感
- C. 自然的声音
-
诗中提到“闺房秀色”,比喻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颜色
- B. 女子的美丽
- C. 房间的装饰
-
诗的最后一句“会有多情识者知”意味着什么?
- A. 只有有情人才能理解
- B. 梅花只属于特定的人
- C. 大家都能欣赏梅花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梅花》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望的《和钱处和梅花五绝》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和美的赞美,但王之望更加侧重于梅花的象征意义,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与酒的意象,表达了个体的孤独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王之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