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第后投魏侍郎》
时间: 2025-01-14 03:3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
白话文翻译:
在空山中学习仙道的女子,昔日的朋友安期生。
在青天之上许诺相会,但凡人之身难以轻松飞升。
某天事业成功,九转之丹药也化为成品。
安期忽然从东方而来,跟随帝王游历玉京。
俯视大地,微笑含情,依旧留有余情未了。
借我一辆白云的车,驾驭着彩虹的旗帜。
超脱于尘世,随你一起飞升至紫清之境。
机会一旦错过,千年又如何能再得?
注释:
- 安期生:传说中的道士,以修道成仙著称。
- 青霄:指高空,青蓝色的天空。
- 九转丹砂:道教炼丹术中,经过九次转化而成的仙丹,象征着修道的成功。
- 玉京:传说中的仙界,象征着极乐的境界。
- 白云车:象征着乘坐云雾飞升的车,隐喻成仙的交通工具。
- 紫清:道教中指高洁、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族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常透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之望登第后,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登第后投魏侍郎》是一首充满了仙道情怀的诗作,诗中以空山、青霄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凡尘的理想世界。开篇的“空山学仙子”便直接引出了对仙道的追求,紧接着提到的“旧识安期生”则是通过古人安期生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深远的感觉,仿佛在说“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仙人”。
诗的中间部分讲述了个人修炼的过程,使用了“九转丹砂成”这样的道教炼丹术语,显示出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和努力的过程。然而,随着安期的东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面对的是依旧留有余情的旧友,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人世间的常态。
最后两句“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人生机会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机会错失的无奈。这种对超脱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山学仙子:在空旷的山中,有位修炼仙道的女子。
- 旧识安期生:她是我旧识的安期生,暗示对旧友的怀念。
- 青霄许相接:在高空中许诺相见。
- 凡骨难为轻:凡人的身体难以轻松飞升。
- 一朝行业满:某一天我的事业终于成功。
- 九转丹砂成:经过多次炼制,仙丹终于成形。
- 安期忽东来:安期生突然从东方而来。
- 从帝游玉京:与帝王游历于仙界玉京。
- 下视一笑莞:俯视大地,微笑含情。
- 依然有余情:对过去的情感依旧留恋。
- 借我白云车:请借我一辆白云之车。
- 导以虹蜺旌:驾驭着彩虹的旗帜。
- 摄身出尘土:超脱于尘世。
- 随君凌紫清:跟随你一起飞升至紫清之境。
- 机会徜一失:机会若是错过。
- 千载何由丁:千年之后又如何能再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车”和“虹蜺旌”比喻成成仙的工具,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千载何由丁”,强调了错过机会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机会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清幽和宁静,代表修道的环境。
- 青霄:象征高远与梦想,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渴望。
- 九转丹砂:象征修炼的艰辛与成功的希望,体现了道教文化。
- 白云车:象征成仙的工具,代表了超脱世俗的愿望。
- 紫清:象征极乐的境界,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期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道士
B. 王之望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九转丹砂”代表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修道的成功
C. 一种植物 -
“机会徜一失”意指什么?
A. 机会来临
B. 错过机会
C. 机会不断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之望的《登第后投魏侍郎》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之望更倾向于仙道的追求,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