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早投林野违风雨,
晚旁尘泥饱送迎。
郤愧两街屠贩子,
卧听车马过桥声。
白话文翻译:
在早晨,我投身于林野中,不料遇到了风雨;傍晚时分,我在尘泥中饱受迎接的困扰。对此,我感到愧疚,尤其是看到街上的屠贩子,躺在家中听着车马经过桥的声音。
注释:
- 早投林野:早上投身于林野,意指走入自然或偏僻的地方。
- 违风雨:遭遇风雨,意味着天气的恶劣。
- 晚旁尘泥:傍晚时分,满身尘泥,描绘了归途的艰辛。
- 郤愧:愧疚,表示内心的不安。
- 屠贩子:指街上的肉贩,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市井的繁忙。
- 卧听车马过桥声:躺在家中,听到车马经过桥的声音,突显一种安逸与无所事事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南宋诗人,字履善,号白雨,生于1170年,卒于1248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陈师道在诗歌中表现出对社会底层的关怀,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经济压力大,诗人在归途中遭遇风雨,心中感慨万千。诗中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归途中的遭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情景,突出了归途的艰难与不易。诗人的情感在此刻变得更加复杂,他不仅感受到自然的无情,还在心中生出对社会底层人士的愧疚之情。尤其是屠贩子,他们在街头忙碌,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卧听车马过桥声”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事事的惆怅,仿佛在批判那些安于现状的人。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诗人在风雨中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投林野违风雨:早晨我投入林野,遭遇了风雨,表现遭遇的突发性。
- 晚旁尘泥饱送迎:傍晚回归,身上沾满尘土与泥泞,感受到归途的辛苦。
- 郤愧两街屠贩子:内心感到愧疚,看着忙碌的屠贩们,流露出对社会底层的同情。
- 卧听车马过桥声:躺在家中,听着车马经过的声音,暗含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自然的恶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突显生活的艰辛。
- 拟人:将风雨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意象:通过“车马过桥声”表现出生活的繁忙和接踵而至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社会的感慨,揭示了生活的不易与人性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野:象征自然的广阔与不可预测。
- 尘泥: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屠贩子:象征社会底层人民的辛劳与无奈。
- 车马:表现了繁忙的市井生活与人们的追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早投林野违风雨”意指什么? A. 早上去游玩
B. 早上遭遇恶劣天气
C. 早上回家 -
“郤愧两街屠贩子”中的“郤愧”是什么意思? A. 愤怒
B. 愧疚
C. 幸福 -
诗人“卧听车马过桥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C.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陈师道与李白的作品,陈师道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对自然的赞美。两者风格截然不同,却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