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侍读苏尚书》

时间: 2025-01-04 08:39:34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余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壼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侍读苏尚书
作者:陈师道
六月西湖早得秋,
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余枚叟,
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
有怀何必到壼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
解记清波没白鸥。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的西湖,早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我在异乡思念故土,心中却又感到留恋。
此时此刻,宾客如云,余枚叟正在聚会,
孩子们在一旁议论着细侯的事。
治国安邦向来需要老练的手段,
有心报国又何必在酒馆中消磨时光?
远远地知道丹地已开卷,
清波荡漾,白鸥已经不见踪影。


注释

  • 枚叟:即余枚叟,是唐代名士,指代文人或高士。
  • 细侯:古代的一种称呼,可能是指某位权贵或文人。
  • 经国:治理国家,指治国之道。
  • 壼头:指酒馆、酒肆,象征饮酒作乐的生活。
  • 丹地:指的是“丹书”,即指书卷或经典。

典故解析

  • “遥知丹地开黄卷”:此处“丹地”可能指代经典的出土或文书的开卷,象征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 “清波没白鸥”:清波象征着西湖的宁静,而白鸥则代表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元贞,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晚年曾任官职。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且富有哲理,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西湖游览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事的关注,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侍读苏尚书》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的作品。诗的开头以“六月西湖早得秋”引入,展现了季节变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西湖秋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抑郁。

接着,诗人提到“二年归思与迟留”,两年的异乡生活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同时又感到留恋于此地的生活。在一系列宾客的聚会中,诗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余枚叟与儿童的对话,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经国向来须老手”,显露出他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则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理想的追求,暗示着在宁静的湖面下,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思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月西湖早得秋:描绘西湖的季节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二年归思与迟留: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和对现状的留恋。
  • 一时宾客余枚叟:描写了当时的社交场合,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 在处儿童说细侯:通过儿童的闲谈,表现出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不同。
  • 经国向来须老手:强调治理国家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有怀何必到壼头:反思在酒馆中消磨时光的意义,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遥知丹地开黄卷:象征知识的传播与传承,显示出求知的渴望。
  • 解记清波没白鸥: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宾客”和“儿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白鸥”与理想生活相联系,象征自由与闲适。
  • 意象:运用西湖、清波等自然景象,传达心境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一种追求知识与理想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思考,暗示着人生的变化与感悟。
  • 白鸥:象征自由与理想,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余枚叟”指代的是: A. 诗人本人
    B. 一位文人
    C. 儿童
    D. 酒客

  2. “经国向来须老手”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治国需要年轻人
    B. 治国需要有经验的人
    C. 治国没有必要
    D. 治国需要多读书

  3. “遥知丹地开黄卷”中“丹地”指的是: A. 西湖
    B. 书卷
    C. 酒馆
    D. 儿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寄侍读苏尚书》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结合了对社会与国家的思考。
  • 《月下独酌》则通过飲酒来表达孤独与自由,与《寄侍读苏尚书》中对饮酒的反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宋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