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4 08:21: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汤国梨 〔当代〕
夕照向人低。禾黍离离。
残山剩水昔游非。
荆棘铜驼无限恨,有泪难挥。
多少好楼台。一例成灰。
春光一去几时归。
满眼风光皆不是,忍更低徊。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田间的禾苗随风摇曳。
曾经游玩的山水如今已不再。
荆棘满地,铜驼无尽的怨恨,眼泪已无法挥去。
曾经的美好楼台,如今统统化为灰烬。
春光一去,不知何时会再归来。
眼前的风光已不再美好,让人忍不住更加徘徊。
注释:
- 夕照:傍晚的阳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禾黍:指谷物,象征丰收与生机。
- 残山剩水:形容昔日游玩的地方如今已不复存在,暗含对往昔的怀念。
- 荆棘铜驼:铜驼是古代的驿马,象征着行旅与思乡,荆棘则表示艰难困苦。
- 一例成灰:比喻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化为尘埃,失去了光彩。
- 低徊:徘徊,代表着对过往的惋惜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汤国梨,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且富有哲理,常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变迁与个人经历交织的背景下,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夕照、禾黍、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强烈怀念。开篇的“夕照向人低”,就为整首词定下了温柔却又略显哀伤的基调,夕阳的余晖象征着生活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禾黍离离”描绘了田野的丰收,但在丰收的背后,却藏着对往昔游乐时光的眷恋。
“残山剩水昔游非”一句,直抒心中情感,昔日的游乐之地如今已荡然无存,令人感到无比惋惜。接下来的“荆棘铜驼”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荆棘象征着艰辛与痛苦,而铜驼则让人联想到游子的孤独与无奈。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满眼风光皆不是,忍更低徊”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尽管眼前的风景依旧,但它们承载的却是失落与遗憾。
整首词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照向人低:夕阳低垂,映照着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禾黍离离:田野中禾苗随风摇曳,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残山剩水昔游非:昔日游玩的山水如今已不复存在,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荆棘铜驼无限恨,有泪难挥:荆棘象征困境,铜驼则代表过往的行旅,难以释怀的情感涌上心头。
- 多少好楼台,一例成灰:曾经的美好如今化为灰烬,展现了时间的无情。
- 春光一去几时归:春天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不知何时能再见。
- 满眼风光皆不是:眼前的景象已不如往昔美好,心中充满失落。
- 忍更低徊:忍不住在此徘徊,体现了对往昔的深深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照”比作时间的流逝,赋予其更深的象征意义。
- 对仗:如“禾黍离离”和“残山剩水”,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满眼风光皆不是”,让风光具有人情味,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照: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
- 禾黍:代表丰收与生机,也暗含对生活的希望。
- 残山剩水:象征昔日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荆棘:象征生活中的艰难与困境。
- 铜驼:代表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夕照向人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
“荆棘铜驼”中的“铜驼”象征了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旅途与思乡
C. 荆棘的痛苦 -
诗中的“春光一去几时归”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草的生长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汤国梨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往昔的遗憾和对流逝时间的无奈。但汤国梨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李清照则更加细腻地表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了解古典诗词的背景与风格。
- 《现代诗词鉴赏》:学习现代诗词的分析与欣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