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公择》
时间: 2025-01-08 02:34:3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李公择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有如长庚月,到晓烂不收。
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
乐哉十日饮,衎衎和不流。
论事到深夜,僵仆铃与驺。
颇尝见使君,有客如此不。
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
已得其为人,不待风马牛。
他年林下见,倾盖如白头。
白话文翻译:
我这寡少的兄弟,四海之内如同孤儿。虽然老朋友很多,但彼此的出身并不相同,无法谋划未来。弓箭和车马没有停下的邀请,流逝的时光无法挽留。如今仅存的几个人,各自在天涯的某个角落。就像是长庚星的月亮,到了清晨再也不能收回。理应我和你,情谊如手足相侔。近年来我们见面不多,主人和客人互相敬酒。十天的饮宴是多么快乐,欢声笑语不曾流逝。谈论事情直到深夜,酒醉的铃声和车马声交织。曾经见过使君,像这样的朋友实在不多。想要告别却又不忍心,心中满是忧伤。想念我的兄弟,他在世上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名声。已然知道他的为人,不必再问风马牛之事。希望在未来的某年某月,再次在林下相见,倾盖而笑如白头。
注释:
- 寡兄弟:指兄弟少,感到孤单。
- 四海一子由:四海之内,自己如同孤儿一般。
- 故人虽云多:虽然朋友很多。
- 出处不我谋:但彼此的出身、背景不同,无法共同谋划未来。
- 弓车无停招:弓箭和车马的邀请没有停下。
- 长庚月:长庚星的月亮,象征美好而又短暂的事物。
- 宾主:主人和客人。
- 乐哉十日饮:形容饮酒的快乐。
- 风马牛:风马牛,原指风中走马和牛,泛指毫无关系的事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诗词、散文皆有很高的造诣。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李公择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对友情的珍视。李公择是苏轼的好友,二人在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送李公择》是一首表达友情与离别之感的诗作,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透出深深的惆怅与不舍。诗人以“寡兄弟”自喻,表现出自己在广阔的人海中倍感孤独,朋友虽多,但真正能够携手共进的却不多。诗中“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一句,生动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似乎在警示着人们珍惜当下的相聚。接着,诗人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达了相聚时的欢乐,然而在欢乐之中又潜藏着对将来的分离的忧伤。整首诗在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自感孤独,朋友虽多,心中却无依。
-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老朋友虽多,出身背景不同,难以共谋未来。
-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弓箭和车马的邀请不停,时间流逝无法挽回。
-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如今能见面的朋友寥寥,皆在四方。
- 有如长庚月,到晓烂不收:长庚星的月亮,象征短暂的美好。
- 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我和你本应如手足般亲密。
-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近年来见面不多,互相敬酒。
- 乐哉十日饮,衎衎和不流:十天饮宴,欢声笑语依旧。
- 论事到深夜,僵仆铃与驺:夜深人静,酒醉后交谈。
- 颇尝见使君,有客如此不:曾见过的使君,像这样的朋友不多。
- 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想告别却不忍,心中忧虑重重。
-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想念我的朋友,他已有三十年名声。
- 已得其为人,不待风马牛:了解他的为人,无需再问琐事。
- 他年林下见,倾盖如白头:希望未来再相聚,倾盖而笑如白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与手足相提并论,突显亲密。
- 对仗:如“宾主更献酬”,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 象征:长庚月象征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惋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兄弟:象征友情的深厚与亲密。
- 长庚月: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弓车: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奔波。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与离别
- B. 爱情与思念
- C. 家乡与游子
- “长庚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荣
- B. 短暂的美好
- C. 亲情
- 诗人对朋友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珍惜
- C. 轻视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 王维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送李公择》与王维的《赠友人》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但苏轼的诗更加直白,情感更为深沉;而王维的诗则更为含蓄,充满了自然的意象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