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20:00:35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

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

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

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
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
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
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郎中崇宪的追思与赞美。诗中提到国家的根本在于宗族和传承,儒家学问应以嫡系为重;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谦逊,持有坚定的观点和论述。他所掌握的权柄并非如同韩愈那样的光辉,而是有如涧水般宁静而深厚。他的衣冠在世俗中并不重要,父子之间的贤良才是更值得称道的。

注释:

  • 国是归宗相:指国家的根本在于宗族的相承。
  • 儒科:指儒家学问。
  • 嫡传:嫡系传承。
  • 落落:形容人谦逊、不张扬的态度。
  • 拳拳:形容持论的诚恳与认真。
  • 柄用:指掌握权柄。
  • 韩范: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文风影响深远。
  • 涧瀍:指涧水,象征深厚而不张扬的影响力。
  • 衣冠:指外表的服饰。
  • 父子世称贤:指父子之间的贤良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其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常以国事、家事为题材,表现出对社会道德和人伦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郎中崇宪逝世之际,表达了对其的悼念和赞美。赵崇宪在其任内致力于国家治理,以其清正和贤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曹彦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的追思以及对儒家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挽诗,曹彦约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赵郎中的深切怀念与钦佩。诗中开篇以“国是归宗相”点出国家的传承关系,强调了宗族和血缘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反映出宋代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接着提到“儒科看嫡传”,展示了对嫡系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与庄重的基调,通过“与时常落落”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感与反思。在对赵郎中的评价中,曹彦约并不单纯强调权力的象征,而是更注重于其内在的品德修养,认为真正的贤良不在于外表的荣耀,而在于父子之间的情义与相传的道德。

此外,诗中提到“柄用无韩范”,不仅是在对比权势的使用,更是在强调一种低调的智慧与深厚的影响力,表明真正的贤者不需张扬而自有其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是归宗相:国家的根基在于宗族的传承。
  2. 儒科看嫡传:儒家学问应以嫡系传承为重。
  3. 与时常落落:在时代变迁中,始终保持谦逊。
  4. 持论极拳拳:对持有的观点极为认真和诚恳。
  5. 柄用无韩范:掌握权柄的方式并不像韩愈那样张扬。
  6. 师承有涧瀍:师承的影响深厚而宁静。
  7. 衣冠何足论:外表的服饰并不重要。
  8. 父子世称贤:父子之间的贤良才是最值得称道的。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展现了平衡与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师承比作“涧瀍”,隐喻其深厚与宁静。
  • 排比:通过连续的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儒家文化的传承与道德的重视,歌颂了赵郎中崇宪的贤良品德,体现了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推崇以及对权力与表象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国家的根基和传承。
  • :指宗族,强调家族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 儒科:代表儒家学问与文化。
  • 衣冠:象征外在的荣华与地位。
  • 父子:体现了家庭关系与道德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国是归宗相”,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国家富强
    B. 宗族传承的重要性
    C. 个人的成就
    D. 外交关系

  2. 诗中“持论极拳拳”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自信张扬
    B. 谦逊认真
    C. 随意应对
    D. 好高骛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曹彦约的诗更注重对个体品德的赞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重视,但视角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