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行三尽令,问讯十分春。
鸡犬柴门晓,牛羊草径新。
远投双岭寺,频见耦耕人。
我亦江南客,为农颇识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诗人遵循着三种法规,问候春天的美好。清晨,鸡鸣狗吠,柴门外一片宁静,牛羊在新鲜的草地上吃草。远处的双岭寺中,时常能看到耦耕的农人。我也是江南来的客人,对农业有着深厚的了解。
注释
- 奉行:遵循、执行。
- 三尽令:古代的法律或规定,具体指的是限制或规范的条款。
- 问讯:询问、问候。
- 鸡犬柴门:形容乡村的宁静,鸡鸣狗吠、柴门相迎的生活情景。
- 耦耕人:指一对夫妇共同耕作的农人,表现出农村的劳动场景。
-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指长江流域,因其水乡文化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彦约,生于宋代,擅长诗词,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乡村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的某次出游之际,可能是在春天,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欣赏。诗中所描绘的淳朴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曹彦约的《出郊偶成呈府判知县三丈》通过生动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平和的田园生活。诗中以“鸡犬柴门晓”开篇,描绘了早晨的宁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安逸。接着,诗人提到“牛羊草径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田的富饶,暗示着农民辛勤的劳动和大自然的恩赐。远处的“双岭寺”和“耦耕人”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人在这幅画面中不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他自豪地说:“我亦江南客,为农颇识真。”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认同与热爱,表现出他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赞赏。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倡导人们珍视自然与劳动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奉行三尽令:诗人描述自己遵循法律,暗示与社会的联系。
- 问讯十分春:表达对春天的问候,春天象征着新的生活和希望。
- 鸡犬柴门晓:展现乡村清晨的宁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牛羊草径新:描绘春天的生机,牛羊吃草,表现农田的丰饶。
- 远投双岭寺:引入远处的寺庙,连接乡村与宗教、文化。
- 频见耦耕人:强调农村生活中劳动的人,表现农村的传统。
- 我亦江南客:诗人自我认同,表明对农耕的理解与热爱。
- 为农颇识真:表达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赞美农民的真实与劳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鸡犬柴门晓,牛羊草径新”,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交织,展现出美好的乡村画面。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春天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与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鸡犬:象征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 双岭寺:代表文化和信仰的象征,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 耦耕人:象征勤劳与团结,体现农业社会的美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鸡犬柴门晓”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寂静的乡村清晨
C. 熙熙攘攘的集市 -
“我亦江南客”中,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认同?
A. 诗歌
B. 农耕文化
C. 城市生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彦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乡村生活描写上的异同。王维的诗更多地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哲学思考,而曹彦约则更侧重于劳动与生活的真实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