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内容:
白髦下金神节,青祝携御炉香。
百礼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白话文翻译:
在金神节上,白发苍苍的祭司恭敬地奉上香火,青衣的祝祭者携带着供奉的香炉。所有的礼仪都已安排妥当,但在祭祀的音乐中,未曾选择沈湘的曲调。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髦: 指年长或白发的祭司。
- 金神节: 表示祭祀金神的节日。
- 青祝: 指身穿青衣的祝祭者。
- 御炉香: 指供奉用的香炉和香。
- 百礼: 指各种礼仪。
- 亳祀: 指祭祀的地方或祭祀活动。
- 九歌: 古代祭祀时唱的歌曲。
- 沈湘: 指《楚辞》中的一首歌,意在表达对某种音乐的排斥。
典故解析:
- 金神节: 这是道教祭祀金神的日子,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 九歌: 是《楚辞》中屈原所作的祭祀歌曲,象征着对神灵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苏人,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为题材,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为祭祀金神而作,反映了他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尊重,以及对音乐选择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神节的祭祀场景,展现了黄庭坚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敬意。诗中“白髦下金神节”的开头,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青祝携御炉香的描写,生动呈现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与神圣。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百礼尽修亳祀”来强调礼仪的完备,而“九歌不取沈湘”则反映了诗人对祭祀音乐的选择,似乎表达了对某种音乐的排斥或不满。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文化的思考,使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对祭祀的描写,更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髦下金神节: 诗人提到的金神节,强调了节日的神圣与庄重,同时“白髦”二字也暗示了年长者的智慧与经验。
- 青祝携御炉香: 青衣的祝祭者与香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有助于提升祭祀的神圣感。
- 百礼尽修亳祀: 这里的“百礼”表明了祭祀的繁复与周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九歌不取沈湘: 这一句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歌曲的独到见解,表现出其对音乐选择的审慎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白髦”与“青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 金神节和九歌都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表现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尊重和思考,同时表达了对音乐选择的个人见解,透露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神节: 象征着神圣的祭祀。
- 青祝: 代表着祝祭者的虔诚与纯洁。
- 香炉: 象征着祈福与供奉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髦”指的是哪个节日的祭司?
- A. 金神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
诗中提到的“九歌”是指什么?
- A. 往生歌
- B. 祭祀歌曲
- C. 歌谣
-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李白的祭祀诗作,二者都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但黄庭坚更注重仪式感,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