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莎径里香未乾,黄鸟阴中实已团。蒸豆作乌盐作白,属闻丹杏荐牙盘。
白话文翻译:
在青莎小径上,梅花的香气尚未散去;黄鸟在阴影中,已结成了果实。蒸熟的豆子变成了黑色,盐也变成了白色;听说丹杏被盛放在牙盘上。
注释:
- 青莎径:指用青色莎草铺成的小道,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香未乾:梅花的香气尚未消散,表示梅花盛开的时节。
- 黄鸟阴中:指黄鸟在阴影中栖息,暗示它们正在果实成熟的季节。
- 蒸豆作乌盐作白:可能是指通过蒸煮使豆子变黑,而盐则是白色的调味品。
- 属闻丹杏荐牙盘:丹杏是一种果实,盛放在牙盘上,表示果实丰收。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丹杏”,古代文人常用其象征丰盛的果实和春天的到来。此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清雅的生活态度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书法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著称,尤其在山水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期,正值春天时节,诗人以梅花、果实等自然景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以清新自然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青莎径里香未乾”一句,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香气在春日的温暖中仍然弥漫,给人以柔和而又清新的感觉。接着“黄鸟阴中实已团”一句,通过黄鸟与果实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结合了植物、动物及气候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春日图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向往,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莎径里香未乾:春天的青莎小径上,梅花的香气仍未消散,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黄鸟阴中实已团:黄鸟在阴影中栖息,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春天的生机。
- 蒸豆作乌盐作白:通过蒸煮使豆子变黑,盐则是白色,可能暗指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 属闻丹杏荐牙盘:丹杏被盛放在牙盘上,象征丰收与喜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莎径”和“黄鸟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豆子和盐的色彩变化与生活的变化相联系,给人以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黄鸟: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对生活的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莎径”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小河
- B. 一条小道
- C. 一片森林
- D. 一座山
-
诗中描绘的黄鸟是在什么环境中?
- A. 阳光明媚的天空
- B. 阴影中
- C. 雪地里
- D. 河边
-
“蒸豆作乌盐作白”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食物的准备
- B. 生活的变化
- C. 自然的风光
- D. 人的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绘梅花的清雅与坚韧,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李清照《如梦令》:关注春天的细腻与个人情感,风格上更为柔美。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