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灵应台北望
白居易 〔唐代〕
临高始见人寰小,对远方知色界空。
回首却归朝市去,一稊米落太仓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灵应台上俯瞩远方的情景。初次登高,眼前所见的世间显得渺小;远方的景象似乎是空无一物。回过头来,却又要返回繁华的市集,连一把米都显得珍贵无比。
注释:
- 临高:登上高处,指的是诗人在灵应台上。
- 人寰小:人间的世界显得渺小。
- 色界空:色界是指物质世界,空即无物,意指远方的景象虚无。
- 朝市:繁华的市场,象征着世俗生活。
- 稊米:一把米,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通常用来比喻小而珍贵的事物。
- 太仓:古代米仓,象征丰盈的粮仓。
典故解析:
“临高”与“朝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超然的境界,后者则指向繁琐的日常生活。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在高处所获得的远见与对世俗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其清新平易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关注民生,关注社会问题,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登灵应台北望》创作于诗人晚年,白居易在此时已经历了许多世事,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诗中表达了他对高处远望的感悟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反映了他超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登高远望后的感受,让人觉得高处的视野虽广,却也显得人间的渺小。白居易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
接着,诗人回首朝市,表现出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一把米的意象,既显得微不足道,又承载了生活的重担。在这简单的意象中,诗人将世俗与超然的对比刻画得深刻而细腻,体现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繁华与寂静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高处和市井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世俗的无奈,也有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人用一种淡淡的忧伤,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高始见人寰小:登上高处,第一次看到人间显得渺小,这里强调了视角的变化。
- 对远方知色界空:面对远方的景象,意识到物质世界的虚无,揭示了一种哲学思考。
- 回首却归朝市去: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仍然要回到繁忙的市集,象征着现实生活的无奈。
- 一稊米落太仓中:一把米的意象,代表了生活的必需品,暗示着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高处与市集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
- 象征:一把米象征着生活的珍贵和艰辛。
- 隐喻:将人生的境遇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深刻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通过高处的远望与市井的回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物质世界的反思。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灵应台: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代表着超然和清净。
- 人寰:指代人间,展现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关注。
- 色界:象征物质世界,表达对现实的反思。
- 朝市:象征繁忙的生活,揭示了世俗的琐碎。
- 稊米:象征生活的必需品,体现了对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临高”指的是什么? A. 登高处
B. 进入市场
C. 远行 -
“一稊米落太仓中”中,稊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活必需品
C. 自然风光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超然的境界与世俗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青春的追忆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在这首诗中也表现了登高后的感慨,广阔的视野与满腔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怀。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则更侧重于景色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