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偶兴》

时间: 2025-01-17 10:16:58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路偶兴
——白居易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的力量尚未完全衰退,马也没有变得虚弱。
而且山水的乐趣很多,心中赏玩并不感到寂寞。
我在烟雾缭绕的山岭上攀爬,踩着石头穿过云雾的山谷。
谷中的鸟儿在傍晚仍然啼鸣,山洞里的花卉在秋天依然盛开。
我提着笼子,携带着酒壶,遇到美好的时光便停下来休息。
在泉水旁品茶几杯,随着山岚而行,喝上一杯酒。
独自吟唱又独自高歌,这样的兴致真不算差。
如果我在城里,整年又有什么乐趣呢?

注释:

  • 筋力:指身体的力量。
  • 仆马:指骑马的马匹。
  • 扪萝:攀爬藤萝植物。
  • 烟岭:有烟雾缭绕的山岭。
  • 谷鸟:山谷中的鸟。
  • 洞花:山洞中的花。
  • 提笼:提着鸟笼。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岚行:随山间雾气而行。
  • 独吟:独自吟唱。
  • :高声歌唱或呼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河南省,白居易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描写社会现实的诗篇,也有表现个人情感的作品。

创作背景:

《山路偶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江南的隐居生活。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在山中游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诗歌鉴赏:

《山路偶兴》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和隐居生活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游历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诗的开篇即点出了作者的身体状态,虽力量未衰,心态却依然年轻。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美好情境:他攀爬着藤萝,穿越云雾,聆听谷鸟的鸣叫,欣赏洞花的绽放,显示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中“提笼复携榼”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茶与酒的搭配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强调了自然生活的乐趣远胜于繁华城市的喧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白居易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山水之美与隐逸之乐完美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表达了作者身体尚健,骑马的状态依然良好。
  2.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说明山水的乐趣使得心情愉悦,不感到孤独。
  3.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攀爬的情景,生动形象。
  4.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强调秋天的美丽。
  5.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表达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对美好时光的把握。
  6.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描绘了作者在山泉旁饮茶和酒的惬意场景。
  7.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强调了即使独自一人,也能享受这种生活的乐趣。
  8.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反思城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水趣”比喻自然的乐趣。
  • 拟人:如“谷鸟晚仍啼”,让鸟儿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有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城市繁华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山水:象征着自然之美与清新气息。
  • :象征自由、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茶与酒:象征着生活的惬意与享受。
  • 藤萝与云雾:象征着隐逸与神秘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白居易的《山路偶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愉
    C. 愤怒
    D. 厌倦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提笼复携榼”,这表明诗人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洞花秋不落”说明了秋天的花朵依然盛开。 (对/错)

答案:

  1. B
  2. 悠闲自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