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白话文翻译
夏天快要结束,秋天刚刚开始,微微的凉意尚未让人感到苦恼,肌肤依然感到爽快。
夕阳正好在西山之外,那一抹斜红的光辉仍然不愿消失。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尽”——快要结束。
- “欲初”——刚刚开始。
- “小凉”——微微的凉风。
- “未苦”——还没有让人感到痛苦。
- “爽肌肤”——让肌肤感到清爽。
- “幸自”——正好;“自”在这里表示“从”。
- “斜红”——夕阳的余晖;“斜”表示倾斜,形容光线的角度。
- “不肯无”——不愿意消失。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夏秋交替的细腻感受,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兼以咏物、田园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闰六月,立秋之后,时值夏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炎热夏季逐渐消退和秋天来临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是一首描写夏秋交替时节的诗,展现了这段时间的自然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夏欲尽头秋欲初”,通过简单的时间交替描绘,勾勒出夏季即将结束、秋季刚刚开始的时空氛围。接着提到“微凉未苦”,表现出在这段过渡期的舒适感,仿佛让人感受到微风轻拂、肌肤的爽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夕阳幸自西山外”的描写则是诗的高潮,夕阳透过西山洒下斜红的光辉,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是夏秋交替的象征。这种光影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视觉的美,更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最后一句“一抹斜红不肯无”,细腻地表现了夕阳余晖的依依不舍,仿佛是对夏季的留恋与不舍,充满了诗人的情感。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既有自然美的享受,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夏欲尽头秋欲初:初句揭示季节的交替,夏天快要结束,秋天刚刚开始。
- 小凉未苦爽肌肤:虽然天气开始变凉,但凉意并未让人感到不适,反而让肌肤感到清新舒爽。
- 夕阳幸自西山外:夕阳正好在西山的外面,暗示着一天将要结束。
- 一抹斜红不肯无:夕阳的余晖斜斜洒下,不愿意消失,象征着对过去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一抹斜红,形象生动。
- 拟人:夕阳的不肯消失,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夏季即将逝去的淡淡惆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象征着热情、活力,但也有即将结束的暗示。
- 秋:象征着成熟、收获,带有一种冷静和思考的意味。
- 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温暖而又略显惆怅的情感。
- 凉风:象征着舒适和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夏欲尽头秋欲初”,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夏天已经结束,秋天开始
B. 夏天快要结束,秋天刚刚开始
C. 秋天已经来临 -
诗中“夕阳幸自西山外”中,“幸自”的意思是: A. 幸运地
B. 自然地
C. 正好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美好,感受季节变换的诗。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李白的诗风有明显区别。李白的诗多豪放奔放,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例如,李白在《庐山谣》中展现了壮阔的山水景象,而杨万里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来传达对季节变化的感受,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