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母瑶池信不通,茂林松柏老秋风。
野池春雨丛篁绿,青鸟犹来认故宫。
白话文翻译:
母亲在瑶池的消息无法传递,茂密的林木和松柏在秋风中显得苍老。
春雨滋润着野池,丛生的竹子依旧是绿色,青鸟却仍然飞来认得故乡的宫殿。
注释:
- 阿母:方言,指母亲。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境地。
- 信不通:指音信无法相通。
- 茂林松柏:指茂密的树林和松柏,象征着长寿与坚韧。
- 秋风:指秋天的风,常常带有凋零的情感。
- 野池:自然的池塘。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 丛篁:丛生的竹子。
- 青鸟:传说中的青鸟,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
- 故宫:指故乡或旧日的居所。
典故解析:
- 瑶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瑶池是女娲和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美好和永恒。
- 青鸟:青鸟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作传递消息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泽,明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其诗歌常带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关切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竹枝青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渗透出诗人对母亲和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提及母亲在瑶池的音信不通,暗示了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接着描绘了秋风中的茂林松柏,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第三句的“野池春雨丛篁绿”,通过春雨的滋润,唤起了生机与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青鸟犹来认故宫”,则将思念的情感具体化,青鸟作为信使,飞回故乡,既是对故土的眷恋,也是对归属感的追寻。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故乡深情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母瑶池信不通: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无法联系的无奈。
- 茂林松柏老秋风:秋风中的松柏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 野池春雨丛篁绿:春雨滋润自然,代表着生机盎然,展现了生命的希望。
- 青鸟犹来认故宫:青鸟的归来象征着对故乡的认同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瑶池和青鸟分别象征着理想与思念。
- 拟人:青鸟被赋予了认知与归属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情展开,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自然界中对生命与希望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池: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美好的归宿。
- 青鸟:象征着思念和与故乡的联系。
- 春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母指的是谁?
- A. 妈妈
- B. 朋友
- C. 恋人
- D. 兄弟
-
“青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消息的传递
- B. 自然的美
- C. 生命的希望
- D. 亲情的纽带
-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A. 青鸟
- B. 春雨
- C. 松柏
- D. 野池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泽《竹枝青鸟》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王泽的诗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体现出个人的孤独与自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泽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