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

时间: 2025-01-04 07:30:35

檐前日暖翩翩过,帘外风轻对对斜。

偏是社来还社去,年年不见腊梅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燕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檐前日暖翩翩过,
帘外风轻对对斜。
偏是社来还社去,
年年不见腊梅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明媚,燕子在屋檐前轻快地飞过,
窗帘外的春风轻轻斜斜地吹拂。
偏偏是社日时常来,社日时常去,
年年却看不到腊梅的花朵。

注释

字词注释

  • :房屋屋檐,指屋檐的边缘。
  • 翩翩:形容轻快飞舞的样子。
  • 对对:形容成双成对的样子。
  • :这里指的是社日,是一种农事节日。
  • 腊梅:一种花,通常在寒冬时开花。

典故解析
“社来还社去”,指的是农历的社日,这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腊梅花则有着寒梅傲雪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是当时少数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春燕》写于春天,正值社日时节,此时自然界充满生机,朱淑真借燕子飞翔与春风轻拂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腊梅花的思念,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歌鉴赏

《春燕》是一首表现春天气息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燕子的飞舞与轻风的拂面,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场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万物复苏的气氛,燕子的翩翩起舞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这种轻快的描写与温暖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春日的生动感。

而后两句则引入了对腊梅花的思念,“偏是社来还社去,年年不见腊梅花”中,社日的到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然而腊梅花的缺失又增添了一丝伤感。朱淑真通过燕子和腊梅的对比,体现了春日的欢快与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她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檐前日暖翩翩过”:描绘了燕子在温暖的阳光下轻快飞过的情景,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帘外风轻对对斜”:窗帘外的微风轻轻吹拂,形成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 “偏是社来还社去”:提到社日,暗示时间的循环与人们的生活节奏。
  • “年年不见腊梅花”:每年都期待的腊梅花却再也看不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腊梅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拟人:将风描绘成轻轻吹拂的形象,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的“翩翩过”和“对对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燕的飞舞与腊梅花的缺失,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春风:温暖、轻柔,代表着生长的力量。
  • 腊梅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同时也寓意着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前日暖翩翩过”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 A. 阳光明媚,燕子飞舞
    • B. 风雨交加,燕子不见
    • C. 冬天寒冷,腊梅花开
    • D. 浓雾弥漫,万物沉寂
  2. 诗中的“社”指的是什么?

    • A. 社交活动
    • B. 农事节日
    • C. 社区活动
    • D. 社会风气
  3. 诗中提到的“腊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坚韧与不屈
    • C. 美好的回忆
    • D. 夏日的繁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细腻的情感与对时光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动荡。

诗词对比

  • 比较朱淑真的《春燕》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朱淑真的作品更显温婉细腻,而陆游则更具豪情与忧国之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朱淑真诗文选》

这些材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朱淑真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