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去年元夜[1]时》

时间: 2025-01-06 04:27:32

去年元夜[1]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意思解释

生查子·去年元夜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原文展示: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元宵夜,花市上灯火辉煌,宛如白昼。
月亮挂在柳树的尖上,人与人约定在黄昏之后相会。
今年的元宵夜,月亮和灯光依旧如故。
却再也见不到去年的那个人,泪水湿透了春衫的袖子。

注释:

  • 元夜: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庆祝灯会和团圆。
  • 花市:指灯会的地方,通常会出售花卉和灯笼。
  • 柳梢:柳树的枝条,常用来象征春天和柔情。
  • 泪湿春衫袖:指因思念而流泪,湿透了春天的衣袖,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庆。诗中提到的“月上柳梢头”描绘了温馨的节日气氛,而“泪湿春衫袖”则突显了失去和思念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宋代女诗人,才情横溢,以词作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及故人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生查子·去年元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元宵夜的情景,深刻展现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去年的元宵节,热闹的花市和温柔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欢愉的氛围,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转折到今年,虽然月亮与灯光依旧,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已不再,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诗人用“泪湿春衫袖”这一细腻的描绘,生动地传达了失去的痛楚。整体上,诗词在情感的抒发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回忆去年的元宵夜,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绘月亮在柳树上,人与人相约在黄昏时分,渗透着温情。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时间流逝,然而环境依旧如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达了思念的情绪,失去的痛苦令人心碎。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比较“去年”与“今年”的场景,突显情感的对立。
    • 拟人:月亮与灯光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具有情感色彩,增加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的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伤感,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常常在诗中代表情感。
  • 花市:代表热闹与欢庆,反映生活的美好。
  • 泪水:象征思念与哀伤,直击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年的元宵节,花市的灯光怎样?

    • A. 微弱
    • B. 灯火辉煌
    • C. 黑暗
    • D. 只有月光
  2. 今年元夜时,诗人感受到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惆怅
    • C. 忘却
    • D. 满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情感,但更注重细腻的内心感受。
  • 苏轼《水调歌头》:虽以月为主题,但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