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春晚旅寓)》

时间: 2025-01-19 18:04:05

园林罢组织。

树树东风翠云滴。

草满旧家行迹。

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

愁红半湿。

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

当年第一。

也似老、人间风日。

余葩选甚颜色。

羞捻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

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霓裳中序第一(春晚旅寓)
作者: 姜个翁 〔宋代〕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
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当年第一。也似老人间风日。
余葩选甚颜色。羞捻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白话文翻译

园林已经整理完毕,树木在东风中摇曳,绿云如滴。
草地上满是我旧时的足迹,清晨的黄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愁苦的红花半湿,墙角的花朵显得憔悴,真让人心疼。
可怜我,飘零如斯,满地的落花送走了宁静。
龟石,曾是当年的第一,如今也似老人在风日中悠然自得。
我挑选的余花有什么颜色呢?
羞于写下江南的断肠之词。
留春的希望依然未能实现,翻来覆去的啼鸣鹃鸟让我夜深长啸。
在清江的傍晚,绿柳映衬着我的思乡之情,隔岸的山峰若隐若现。

注释

  • 园林:指花园或公园,表达春天的景象。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愁红:指花朵的娇艳与忧愁。
  • 龟石:可能象征长久和坚固的事物。
  • 余葩:剩余的花朵。
  • 啼鹃:指杜鹃鸟的鸣叫,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个翁,生于宋代,诗人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思念故乡,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园林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春天的美好与游子的孤寂之间的对比。诗中“园林罢组织”开头,便引导读者走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树木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春的故事。

而随着景象的展开,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尤其是“愁红半湿”和“墙根堪惜”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可念我,飘零如此”表达了自己作为游子,面临着孤独与无奈的心境。这种情感在“留春浑未得”中愈加明显,诗人渴望留住春天的美好,却又感到无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清江晚,绿杨归思”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园林罢组织”:园林经过整理,象征春的到来。
  • “树树东风翠云滴”:树木在东风中摇曳,翠绿的云朵如同露珠般滴落,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 “草满旧家行迹”:草地上满是旧时的足迹,暗示过去的回忆。
  • “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清晨的黄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表现出生机与对生命的渴望。
  • “愁红半湿”:花朵湿润的状态,象征着忧愁与美丽的结合。
  • “可念我,飘零如此”: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留春浑未得”:渴望留住春天,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红半湿”,用花朵的状态比喻人的愁苦。
  • 拟人:如“晓莺如觅”,赋予黄莺寻觅的动作。
  • 对仗:如“清江晚,绿杨归思”,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兼具自然的美感与人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春天的生机。
  • 东风:温暖与希望。
  • 愁红:美丽与忧愁的结合。
  • 龟石:象征着坚固与恒久。
  • 啼鹃: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园林罢组织”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夏天的结束
    • C. 秋天的落叶
  2. “愁红半湿”中“愁红”指的是:

    • A. 伤感的情绪
    • B. 红色的花朵
    • C. 春天的颜色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满怀希望
    • B. 感到无奈
    • C. 忽略不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天的景象中融入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