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
时间: 2025-01-19 14:4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
作者: 刘基 〔明代〕
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
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夏日,园林里的白天显得格外悠闲,高高的轩台上招待着客人,雨水洒满了山间。酒壶倾斜,竹叶的绿色显得格外深沉,落下的杨梅一个个红得如同殷红的宝石。窗外的新荷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屋檐前的柳树在风中轻舞,似乎在梳理她的发鬟。醉意中,我带着月光划船而去,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艰辛。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夏:指漫长的夏季。
- 高轩:高大的凉亭,供客人休息。
- 倾壶:倒酒的动作。
- 沉沉绿:指深沉的绿色,形容竹叶色泽浓郁。
- 颗颗殷:形容杨梅果实鲜红,像珠宝一样。
- 摇水佩:荷花在水中轻轻摇摆,象征着美好。
- 弱柳:形容柳树柔弱的姿态。
- 舞风鬟:比喻柳树在风中轻盈的舞动。
典故解析:
- “醉来带月浮舟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因其才情和文采而受到朝廷重用。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基在夏日拜访友人王友文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园林的美景和悠闲的饮酒情景,体现了他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雅而悠闲的夏日场景,诗中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浓厚的人情味。诗的开头,以“长夏园林白昼闲”引入,立即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夏日的园林,阳光明媚,雨水滋润,使得整个环境显得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竹叶的苍翠与杨梅的鲜红相对比,寓意着自然的丰富与生活的多彩。此外,槛外的荷花与檐前的柳树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
最后两句“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借酒浇愁,伴着月光离去,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与洒脱。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夏园林白昼闲: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园林,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 高轩留客雨漫山:诗人在高处的轩台上招待朋友,山中细雨弥漫,增添了几分诗意。
- 倾壶竹叶沉沉绿:倾酒时,竹叶的绿色显得更加浓郁,象征生机与活力。
- 落树杨梅颗颗殷:杨梅挂满树枝,色泽如宝石般鲜明,展现自然的富饶。
- 槛外新荷摇水佩:新荷在水面轻轻摇曳,象征着美好与清新。
- 檐前弱柳舞风鬟:柔弱的柳树在风中舞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动感。
- 醉来带月浮舟去:诗人醉意朦胧,带着月光划船而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
- 忘却尘埃世路艰:仿佛在诉说对世俗烦恼的忘却,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梅比作宝石,形象地表现出其鲜艳的色泽。
- 拟人:描写柳树在风中如同少女舞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烦恼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竹叶:代表生机与活力。
- 杨梅:象征富饶与美好。
- 荷花:象征纯洁与宁静。
- 柳树:象征柔情与生命的舞动。
- 月光:象征自由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高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高大的凉亭
C. 一种植物
答案:B -
“醉来带月浮舟去”的意思是什么? A. 乘船远行
B. 喝酒忘却烦恼
C. 带着月光回家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杨梅”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好与富饶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但刘基的诗更偏向于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悠闲,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与明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