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翁》

时间: 2025-01-01 14:06:34

冥冥青枫林,戢戢归飞翼。

飞鸟亦有巢,老翁行乞食。

问翁何方人,挥涕答不得。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

薄田五十亩,父子艺黍稷。

宿昔天地平,黾勉努筋力。

中妇提壶浆,小妇当机织。

老妻低白头,扶孙共匍匐。

冬日农事歇,斗酒呼亲识。

鸡豚稻粱饭,壮我衰颜色。

宁知属戎马,秋毫见取索。

一岁耕且锄,不足供赋役。

芸田倦未起,肢体被鞭策。

贫家力已竭,公家求日益。

有田以自养,反以速穷厄。

欲卖与豪家,乡邻少人迹。

当时富贵者,荒草生空宅。

回头语孙子:‘流离任所适。

重恐官吏至,岂能受逼迫。

黄泉亦相见,何必人间客’。

欲呼一饭别,盎无半升麦。

出门各分手,痛哭辞阡陌。

哀哉竟至今,两不闻消息。

老身一葛衣,朽烂委荆棘。

饿死污人乡,不死长悽恻。

新朝泽万物,我独罹斯极”。

下民日憔悴,上天安可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食翁
作者: 陈恭尹 〔明代〕

冥冥青枫林,戢戢归飞翼。
飞鸟亦有巢,老翁行乞食。
问翁何方人,挥涕答不得。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
薄田五十亩,父子艺黍稷。
宿昔天地平,黾勉努筋力。
中妇提壶浆,小妇当机织。
老妻低白头,扶孙共匍匐。
冬日农事歇,斗酒呼亲识。
鸡豚稻粱饭,壮我衰颜色。
宁知属戎马,秋毫见取索。
一岁耕且锄,不足供赋役。
芸田倦未起,肢体被鞭策。
贫家力已竭,公家求日益。
有田以自养,反以速穷厄。
欲卖与豪家,乡邻少人迹。
当时富贵者,荒草生空宅。
回头语孙子流离任所适。
重恐官吏至,岂能受逼迫。
黄泉亦相见,何必人间客。
欲呼一饭别,盎无半升麦。
出门各分手,痛哭辞阡陌。
哀哉竟至今,两不闻消息。
老身一葛衣,朽烂委荆棘。
饿死污人乡,不死长悽恻。
新朝泽万物,我独罹斯极。
下民日憔悴,上天安可测。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青枫树林中,归来的飞鸟收起了翅膀。
飞鸟都有自己的巢,老翁却在街头乞食。
问老翁是哪方人,他泪流满面却无言以对。
过了很久,他才自言自语道:“我家在东山旁。”
那儿有五十亩的薄田,父子俩一起种黍和稷。
过去辛勤耕作,努力用尽全力。
家中的妻子提着水壶,小媳妇在织机前忙碌。
老妻白头苍苍,扶着孙子一起匍匐前行。
冬天的农事停止,呼朋引伴斗酒畅饮。
鸡、猪、稻、米的饭菜,让我在衰老中恢复些许色彩。
怎知这战乱和税赋,秋毫之利都被索取。
一年耕作与锄地,仍然无法供给赋役。
田地疲惫未起,身体常常遭受鞭策。
贫苦家庭的力量已尽,公家却日益求取。
有田自给自足,反而使我更快陷入困境。
想要卖给富人,乡邻早已人迹罕见。
当时富贵的人家,荒草丛生空宅无人。
回过头对孙子说:“流浪在外无处可去。”
更恐惧的是官吏来临,怎能忍受这逼迫。
即使在黄泉之下也能相见,何必在人间受苦。
想要呼唤一顿饭别,然而连半升麦也没有。
出门后各自分开,痛哭告别于阡陌之中。
哀哉,至今仍然没有消息。
我身穿一件葛衣,已经朽烂被荆棘覆盖。
饿死在污浊的乡村,不死又常常悲伤。
新朝万物复苏,我却独自遭受这极端困苦。
百姓日渐憔悴,天地又何能测量?

注释:

  • 冥冥:昏暗、模糊不清。
  • 戢戢:收拢、收起的样子。
  • 黍稷:指农作物,黍是指一种谷物,稷是指一种杂粮。
  • 斗酒:用斗量的酒,通常是指热闹的聚会。
  • 贫家:贫苦的家庭。
  • 公家:指官府,公权力。
  • 流离:流浪、漂泊的状态。
  • 阡陌:田间小路,指乡村的道路。
  • 葛衣:用葛麻纤维制成的衣服,通常用来形容贫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关心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乞食翁》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和贫富差距加大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一个乞讨老翁的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不公,表现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诗歌鉴赏:

《乞食翁》以乞食老人作为叙述者,生动地描绘了他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中采用了大量细腻的生活细节,如“薄田五十亩”、“中妇提壶浆”等,展现了贫困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些细节配合着老翁的自述,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且悲凉,乞食翁的无奈与失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诗中不仅有对自己境遇的悲叹,还有对家庭、对土地的思念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特别是“宁知属戎马,秋毫见取索”等句,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给百姓带来的苦痛。

最后,诗人用“黄泉亦相见,何必人间客”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存的绝望与对人世间苦难的深切感悟。这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拷问,使得《乞食翁》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部社会悲剧的缩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冥冥青枫林,戢戢归飞翼。”:描绘了一个昏暗的环境,鸟儿归巢,象征着归属和安全,与老翁的乞讨形成鲜明对比。
  • “飞鸟亦有巢,老翁行乞食。”:强调了即使飞鸟都有归宿,老翁却连基本的生存都要乞求,突显了社会的冷漠。
  • “问翁何方人,挥涕答不得。”:老翁在泪水中无法言说,体现出深深的绝望与悲伤。
  • “薄田五十亩,父子艺黍稷。”:描述老翁的生活状况,虽然有田地,但生活依然困苦。
  • “贫家力已竭,公家求日益。”:揭示贫家的无力与官府的剥削,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乞食翁与飞鸟的对比,强调社会的不公与人类的苦难。
  • 排比:在描述家庭成员的生活时,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寒霜”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刻反映,表现了作者对贫困与战争的控诉,以及对人性与生存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悲伤与无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枫林: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 飞鸟:代表着自由与归属,反衬老翁的困境。
  • 田地:象征着劳动与生存,展现出农民的辛勤与无奈。
  • 葛衣:贫困的象征,体现老翁的生活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乞食翁》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恭尹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老翁的家在哪里? A. 西山
    B. 东山
    C. 南山
    D. 北山

  3. 诗中用来形容贫困的衣物是: A. 细布
    B. 葛衣
    C. 羊毛
    D. 丝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恭尹的《乞食翁》更为关注个人的悲惨命运,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两者均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但表现的角度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陈恭尹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冥冥青枫林,戢戢归飞翼。下一句是什么

飞鸟亦有巢,老翁行乞食。上一句是什么

飞鸟亦有巢,老翁行乞食。下一句是什么

问翁何方人,挥涕答不得。上一句是什么

问翁何方人,挥涕答不得。下一句是什么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上一句是什么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下一句是什么

薄田五十亩,父子艺黍稷。上一句是什么

薄田五十亩,父子艺黍稷。下一句是什么

宿昔天地平,黾勉努筋力。上一句是什么

宿昔天地平,黾勉努筋力。下一句是什么

中妇提壶浆,小妇当机织。上一句是什么

中妇提壶浆,小妇当机织。下一句是什么

老妻低白头,扶孙共匍匐。上一句是什么

老妻低白头,扶孙共匍匐。下一句是什么

冬日农事歇,斗酒呼亲识。上一句是什么

冬日农事歇,斗酒呼亲识。下一句是什么

鸡豚稻粱饭,壮我衰颜色。上一句是什么

冥冥青枫林,下一句是什么

戢戢归飞翼。上一句是什么

戢戢归飞翼。下一句是什么

飞鸟亦有巢,上一句是什么

飞鸟亦有巢,下一句是什么

老翁行乞食。上一句是什么

老翁行乞食。下一句是什么

问翁何方人,上一句是什么

问翁何方人,下一句是什么

挥涕答不得。上一句是什么

挥涕答不得。下一句是什么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上一句是什么

良久前自言:家在东山侧。下一句是什么

薄田五十亩,上一句是什么

薄田五十亩,下一句是什么

父子艺黍稷。上一句是什么

父子艺黍稷。下一句是什么

宿昔天地平,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