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慧寺》

时间: 2025-01-01 12:49:50

老僧搘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僧搘竹面如灰,
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
端知不是爱山来。

白话文翻译

一位老僧人靠着竹杖,脸色如同灰色,寺门紧闭,寒冷的云雾使得寺门无法开启。来往的车马纷纷而至,有多少客人,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热爱这山而来的。

注释

  • 老僧:年老的僧人,代表寺庙的常住者。
  • 搘竹:用竹杖支撑自己的身体,显示出老者的虚弱。
  • 面如灰:脸色苍白如灰,暗示老僧的身体虚弱或心情沉重。
  • 门闭寒云:寺庙的门紧闭,寒冷的云雾笼罩,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
  • 车马纷纷:形容来往的客人很多。
  • 端知不是爱山来:可以理解为“我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出于对山的热爱而来”,表达对来客动机的怀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阅,字无忌,号仲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可能是在一次游山过程中,作者对寺庙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既有对老僧孤独的同情,也有对来客动机的质疑,反映了作者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禅慧寺》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寺庙和一位老僧的形象。诗的开头“老僧搘竹面如灰”,通过“竹杖”和“灰色”的搭配,凸显了老僧的苍老和无奈,形成了对比,映衬出寺庙的冷清和凄凉。接下来的“门闭寒云冷不开”,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寒冷,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封闭。

第三句“车马纷纷多少客”则转向外部世界,描绘了来往的旅客,仿佛在反衬老僧的孤寂;而最后一句“端知不是爱山来”则揭示了对来客动机的质疑,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失望和对真正静谧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物欲与内心宁静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僧搘竹面如灰:老僧靠着竹杖,面色苍白,暗示他的衰老与孤独。
  2. 门闭寒云冷不开:寺门紧闭,寒冷的云雾遮蔽,象征着外界的孤立与内心的冷清。
  3. 车马纷纷多少客:来往的客人很多,描绘了寺庙表面的热闹。
  4. 端知不是爱山来:来客并非出于对山的热爱,流露出对世态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僧的脸比作“灰”,增强了孤寂感。
  • 对仗:如“车马纷纷”和“爱山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寒云似乎有意阻挡人们的进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老僧的孤独和门外的纷繁对比,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来客动机的质疑,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真正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僧:象征着智慧与孤独。
  • 寒云:代表冷清、孤独的环境。
  • 车马: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繁杂。
  • :象征宁静和内心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僧搘竹”中的“搘”是什么意思? A. 走
    B. 倚靠
    C. 坐

  2. 诗中提到的“寒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寂
    C. 高兴

  3. 诗人对来客的态度是? A. 热情欢迎
    B. 疑虑和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禅慧寺》和王维的《山中问答》都描绘了山水与人心的关系,但阮阅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孤独与世态的冷暖,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