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时间: 2025-01-01 18:10:41

宸扆威容盛,声明礼乐宣。

九州臻禹会,万国戴尧天。

贡职轮琛尽,皇献焕简编。

含和均畅茂,鸿庆结非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宸扆威容盛,声明礼乐宣。
九州臻禹会,万国戴尧天。
贡职轮琛尽,皇献焕简编。
含和均畅茂,鸿庆结非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和盛大气象,声光礼乐的盛宣使得四方来朝的国家都感受到一种尊崇。九州的人民齐聚好比古时的禹王会盟,四海的国家都在皇帝的庇护下享受着太平。而各国的贡品和职务在朝会中轮番展现,皇帝的恩赐如同光辉的书简,令人赞叹。和谐的气氛使得国家繁荣昌盛,盛大庆典如同绚烂的烟花般绽放。

注释:

  • 宸扆:指皇帝的御座,象征皇权的威严。
  • 威容:威严的容貌,形容皇帝的威风。
  • 声明:声名,广泛的名声。
  • 礼乐:古代礼仪和音乐,这里指朝会中隆重的礼仪和音乐。
  • 九州:古时对中国的称呼,代表整个国家。
  • :到达、聚集。
  • 贡职:指各国进贡的物品和官员的职务。
  • :珍宝,这里指珍贵的贡品。
  • :光辉、灿烂。
  • 含和:和谐、柔和。
  • 均畅:均匀通畅,形容国泰民安。
  • 鸿庆:盛大的庆典。
  • 非烟:比喻盛大的庆典,像烟花般绚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隋代。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对后来的唐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人在这个时期创作,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与礼仪风尚。

创作背景:

《郊庙朝会歌辞》是隋代朝廷在祭祀和朝会时所用的乐章,主要用于表达对皇帝的尊崇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密切相关,反映了隋代的盛世气象和礼仪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隋代皇帝的威仪和朝会的盛况。开篇通过“宸扆威容盛”描述了皇帝的威严,使读者立即感受到皇权的神圣与不可侵犯。接着“九州臻禹会,万国戴尧天”则巧妙地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及大禹与尧帝的美德,强调了当时的盛世与国家的安定。

诗中“贡职轮琛尽,皇献焕简编”展现了朝会的辉煌场景,各国的贡品琳琅满目,皇帝的恩赐也让人感到光辉灿烂。最后两句“含和均畅茂,鸿庆结非烟”则传达了国家的和谐与繁荣,盛大的庆典如同绚烂的烟花,象征着国泰民安、和乐融融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礼乐之美,更体现了隋代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宸扆威容盛:皇帝的御座显得特别威严。
  2. 声明礼乐宣:声名远播,礼仪与音乐在此宣扬。
  3. 九州臻禹会:九州人民汇聚如同古代禹王的会盟。
  4. 万国戴尧天:各国的君主仰望尧帝的天德。
  5. 贡职轮琛尽:各国的贡品与职务一一展示。
  6. 皇献焕简编:皇帝的恩赐如同璀璨的书简。
  7. 含和均畅茂:和谐的气氛让国家繁荣昌盛。
  8. 鸿庆结非烟:盛大的庆典如烟花般绚烂。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贡职轮琛尽,皇献焕简编”,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比喻:如“鸿庆结非烟”,用烟花比喻盛大的庆典,形象生动。
  3. 典故:引用了大禹和尧帝,增强了诗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谐、安定的渴望,以及对皇帝仁德治国的赞美。通过精美的描写和典故,展示了隋代的政治理想和文化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宸扆:象征皇帝的权威与地位。
  • 礼乐:代表着古代的礼仪和文化传统。
  • 九州:意指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 贡职:象征各国对皇帝的尊重与臣服。
  • 鸿庆:体现庆典的盛大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宸扆威容盛”中的“宸扆”指的是: A. 皇帝的御座
    B. 皇帝的名字
    C. 皇帝的宫殿
    D. 皇帝的威严

  2. 诗中提到的“九州”是指: A. 一种乐器
    B. 古代中国的称呼
    C. 皇帝的封地
    D. 四方国家

  3. “贡职轮琛尽”意为: A. 各国的贡品与职务展示完毕
    B. 皇帝的权力无限
    C. 各国争相进贡
    D. 职务轮换频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明宫赋》:同样描绘了盛大的朝会与文化气象。
  • 《春江花月夜》: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本诗都表达了对国家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关注民生疾苦,而本诗则强调礼乐之盛与皇权的光辉,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隋唐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