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
作者: 王镣(唐代)
击石易得火,扣人难动心。
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打击石头容易得到火星,但要打动人的心却非常困难。今天那些住在朱门里的富贵人们,曾经也曾痛恨过朱门的深邃与高高在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击石:用力打击石头。
- 易得火:容易获得火花,象征着获得某种成果。
- 扣人:敲打人的心,指触动情感。
- 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门,朱色象征着富贵。
典故解析:
- “朱门”作为一个典故,常用来象征权贵和富裕的生活。古代社会中,朱门深处的生活是许多人向往却又无法触及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镣,唐代诗人,作品多以感慨时事、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权力的不公也愈加明显。诗人通过对朱门的叹息,表达了对人心冷漠、社会不公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感事》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开头的“击石易得火”,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获取物质成果的简单,而“扣人难动心”则反映了人心的冷漠与难以打动,也暗示了情感交流的困难。诗中提到的“朱门”不仅是富贵的象征,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那些曾经对朱门深感不满的人,如今却成为了朱门的主人,这种反转体现了人性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流动。
整首诗在描写上显得简洁而有力,给人以深思。王镣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心的失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既是一种对现实的感叹,也是一种对人性冷漠的控诉。诗人通过对比与反转,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击石易得火:这句话强调获取物质成果(如火)并不困难,暗示物质世界的简单性。
- 扣人难动心:相对而言,打动人心却是非常困难的,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
- 今日朱门者:指代那些如今富贵的人。
- 曾恨朱门深:他们曾经对权贵生活的深重不满,形成了对比,展示了人心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击石得火”与感情的打动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对仗:前后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心的冷漠与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人性变化的惋惜与对富贵生活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象征热情、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 朱门:象征富贵、权力与人心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击石易得火”中,“火”象征什么? A. 物质成果
B. 人际关系
C. 情感 -
“朱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普通百姓的生活
B. 富贵与权力
C. 自然景观 -
诗中提到的“今日朱门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A. 贫苦人
B. 富贵人
C. 游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镣的《感事》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心的失望,但更多的是对家国的悲痛,而王镣则更关注于人心的冷漠和社会现象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
以上内容为对《感事》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