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晚渡》

时间: 2025-01-06 04:38:38

何处堪投宿,黄昏古渡头。

疏钟闻远寺,微火识孤舟。

烟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

却寻杨柳岸,沽酒市边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堪投宿,黄昏古渡头。
疏钟闻远寺,微火识孤舟。
烟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
却寻杨柳岸,沽酒市边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来到古渡口,寻找宿处的迷茫与孤独。远处传来的钟声隐约可闻,微弱的火光映照着孤舟。在烟雾笼罩下,荒凉的城镇渐渐显露,河水则流向浩瀚的大海。最后,作者决定循着杨柳岸边,前往市边的酒楼,寻求一杯酒来解愁。

注释

  • 何处:哪里,指投宿的地点。
  • :能够,适合。
  • 投宿:住宿,暂时停留。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疏钟:指钟声稀疏而远,隐隐传来。
  • 微火:微弱的火光。
  • 孤舟:孤单的小船。
  • 烟隔:烟雾隔着。
  • 荒城:荒凉的城市。
  • 波通:波浪流动。
  • 沽酒:买酒。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及的“杨柳岸”可能让人联想到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桃花源记”等与江河、柳树相关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鼒,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青县晚渡》写作于晚秋时节,正值黄昏,诗人可能因游历而感受到孤独与迷茫,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青县晚渡》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水乡美景,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开篇“何处堪投宿”,迅速引入了诗人当下的困境,表达了他对宿处的渴望和对归属的思考。接下来的“疏钟闻远寺,微火识孤舟”,则通过钟声和火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常与孤独。诗人通过“烟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描绘出自然与城市的隔阂,意喻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不易相聚。最后一句“却寻杨柳岸,沽酒市边楼”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的向往和对温暖的渴求,象征着一种希望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堪投宿:诗人询问,今夜的栖息之处在哪里,流露出无奈与焦虑。
  2. 黄昏古渡头:描绘了时间(黄昏)与地点(古渡口),为全诗定下了氛围。
  3. 疏钟闻远寺: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增添了诗的孤寂感。
  4. 微火识孤舟:微弱的灯光照亮孤独的小船,象征着渺小与孤单。
  5. 烟隔荒城起:烟雾中隐约可见荒凉的城市,增强了环境的凄凉感。
  6. 波通大海流:河水流向大海,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尽。
  7. 却寻杨柳岸:转折,表示诗人不再迷茫,开始寻求温暖的归属。
  8. 沽酒市边楼:结尾,诗人寻求酒楼,象征着对人情与温暖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微火”比喻希望与温暖。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杨柳岸”,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期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归属感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对温暖人情的渴求。

意象分析

  • 古渡: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人生的旅途。
  • 孤舟:象征着孤独与漂泊。
  • 杨柳岸:象征着温暖与归属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何处堪投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兴奋
    C. 愤怒
    D. 欢喜

  2. “疏钟闻远寺”中“疏钟”指的是什么?
    A. 清脆的钟声
    B. 远处的钟声
    C. 寂静的钟声
    D. 繁忙的钟声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想去哪里?
    A. 河边
    B. 市边的酒楼
    C. 远处的寺庙
    D. 家乡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鼒的《青县晚渡》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描绘孤独与寻求温暖的作品,但杜鼒更侧重于环境的描写与内心的迷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借酒抒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给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杜鼒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情感:古诗词中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