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苍芜万顷渺无边,鞭石飞梁接市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苍茫景象,仿佛天地间没有尽头。鞭打着石头的声音和飞跃的梁柱在市场里交错,展现出一种繁忙的市井生活。
注释:
- 苍芜:形容草木苍翠和茂密,通常指大片的草地。
- 万顷:形容面积极大,常用来形容水面或田地的广阔。
- 渺无边:形容看不见边际,空间非常广阔。
- 鞭石:可能指用鞭子驱赶石头,意在形容工作的忙碌和喧闹。
- 飞梁:指快速移动的梁柱,可能是指市场中人们来来往往的情景。
- 市廛:指市集或商铺。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和市井的对比,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繁忙和自然环境的广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文翁(约1084年-1150年),字德明,号愚溪,南宋时期的词人及政治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民生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百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市井繁荣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活力与多样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广阔的自然景象开篇,给人一种雄伟辽阔的感觉,仿佛可以让人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渺小与无边。诗中的“苍芜万顷”描绘了多么广袤的草地,仿佛可以与天相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而“鞭石飞梁接市廛”则将这种自然的辽阔与繁忙的市井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类活动的活力与生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从而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芜万顷渺无边:描绘一片广阔的草地,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表现了自然的辽阔。
- 鞭石飞梁接市廛:描绘喧闹的市井生活,与前句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繁忙的社会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景观与市井生活的对比,突出两者的差异。
- 夸张:使用“万顷”、“渺无边”等词夸大了自然的广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繁荣和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苍芜:象征着生机与自然的力量。
- 万顷:代表着广袤的土地,寓意着丰饶与希望。
- 市廛:象征着人类社会的繁忙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苍芜”指的是什么?
- A. 荆棘
- B. 苍翠的草木
- C. 干枯的树木
-
“万顷”形容的是?
- A. 很小的地方
- B. 极大的面积
- C. 一片湖泊
-
诗中描绘的主要对比是什么?
- A. 自然与城市
- B. 山与水
- C. 日与夜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王维《鹿柴》:表现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厉文翁的《句》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展现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市井的对比,而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畅快。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古诗词解读书籍
- 历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