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冬至夜作)》
时间: 2025-01-17 08:44:4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冬至夜作)
作者: 仲并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灰飞山解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白话文翻译:
山间的竹子在烟雾中轻轻散开,阴霾的天气终于消散,新阳光重新降临。云彩和天地呈现出祥和的气象,烟雾缭绕,芬芳四溢。紫陌红尘,朱红色的屋檐下,绚丽的花朵成簇盛开。岭上的梅花受到温暖的惊扰,几枝争相开放,似寒玉般晶莹。有人轻盈地走来,今天特别为我打扮。她倚在银床上,添上绣线,愉快地修整自己的眉毛。谁说情多难得,锦屏罗幌下,难得的欢愉已足够。谁知道今夜,时间如玉壶银漏般匆匆流逝。
注释:
- 灰飞山解竹:形容山中的竹子在烟雾中变得明亮。
- 庆群阴消尽:指的是阴云消散的庆贺。
- 云物呈祥:云彩和大地显现出祥和的气象。
- 袅袅盈盈:形容女子的姿态轻盈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词人,其词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冬至夜,冬至是阳光开始回归的日子,具有重要的意义,表达了对新生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展现了冬至夜的宁静与美丽,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温暖而祥和的氛围。词中通过“灰飞山解竹”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清新气象,象征着旧的阴霾消逝,新的希望降临。接着,词人通过“云物呈祥连瑞霭”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接下来的意象中,紫陌和朱檀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温暖、繁花似锦的场景,给人以愉悦之感。最后,词人通过对女子的打扮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珍贵时光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灰飞山解竹:描绘山雾散去,竹子清晰可见,象征着新生。
- 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表达了阴霾消散后阳光重新照耀,象征希望的回归。
- 烟气纷纷馥馥:描绘了香气四溢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温暖感。
- 有人袅袅盈盈: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女子柔美的形象,突出情感的温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玉”比喻梅花的洁白,生动形象。
- 拟人:如“有人袅袅盈盈”,赋予女子生命的灵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新生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冬至的氛围,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清雅、坚韧。
- 梅:代表高洁和坚强的品格。
- 银床:寓意着温暖和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灰飞山解竹”意指: A. 山中的竹子清晰可见
B. 山竹的生长情况
C. 竹子在冬天的表现
答案:A -
“庆群阴消尽”中的“阴”指的是: A. 阴天
B. 阴霾
C. 阴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仲并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然而李清照更侧重于表现个人情感,而仲并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选》《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深入分析宋代词人的风格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