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时间: 2024-12-31 19:31:09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作者: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白话文翻译

在栏杆上独自凭春而立,
晴朗的天空与远方的云彩连成一片。
千里万里,二三月间,
行走的人满脸愁苦。
在谢家的池塘边,在江淹的浦畔,
我吟咏着离愁与孤独的灵魂。
那细雨轻轻滴落在黄昏,
更让我特别怀念那位王孙。

注释

  • 栏干:指的是栏杆,这里指诗人凭靠的地方。
  • 晴碧:形容晴朗的天空,碧蓝的颜色。
  • 千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这里指漫长的旅途和思念。
  • 谢家池上:指谢家的池塘,典故出自谢安家族。
  • 江淹:指江淹,南朝诗人,诗中提及他与离愁的关系。
  • 王孙:王孙是指王室的子孙,这里可能指代自己心中思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文、散文、词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创作于欧阳修中年时期,正值其人生经历丰富、感慨颇多之时。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念,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发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离愁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细腻的情感描写脱颖而出。诗人在栏杆上独自凭春,景色虽美却掩不住内心的愁苦。开头的“栏干十二独凭春”展示了孤独和对春天的思念,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双重冲击。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晴碧远连云”的美丽景象,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却是“行色苦愁人”的现实,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

随着诗句的深入,谢家池上和江淹浦畔的典故引出更深层的思考,诗人对离愁的吟咏在此处得到了升华。细雨滴落在黄昏,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内心无法言说的情感。最后的“更特地忆王孙”将思念推向高潮,王孙的身影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牵挂。

整首词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栏干十二独凭春:描述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象征着孤独,暗示着对春天的依恋。
  2. 晴碧远连云:描绘晴朗的天空与远方的云彩,展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3.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表现旅行的人们面临的愁苦,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忧伤。
  4.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提及谢家池塘和江淹浦,强调离愁与孤独的情感。
  5. 那堪疏雨滴黄昏:细雨在黄昏时分滴落,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6. 更特地忆王孙:最后表达对王孙的特别怀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比作心情,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对仗:如“千里万里,二月三月”,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如“吟魄与离魂”,赋予了情感以生命,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离愁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栏干: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地方。
  • :象征生命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混杂着忧伤。
  • :象征着离愁与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王孙:代表着诗人心中的重要人物,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晴碧远连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雨天的忧伤
    • B. 明亮的晴天
    • C. 夜晚的宁静
  2. “那堪疏雨滴黄昏”中“黄昏”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惆怅
    • C. 激动
  3. 诗中提到的“王孙”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亲人
    • C. 思念的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李清照的词多了一份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欧阳修则更具豪放与深邃。
  •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情感更为细腻,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欧阳修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