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时间: 2025-01-04 12:30:58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

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
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

白话文翻译:

西溪的红杏,映衬着水波,娇美的脸庞如花般迷人;
南楼的翠柳,烟雾中显得愁苦,细雨中她的眉头微皱。
当年在这里,听着歌声,饮着美酒,曾经相对那些可怜的人;
而今夜我在思念,水长山远,懒散地躺着送走这个残春。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溪:指西溪河,位于杭州,是风景优美的地方。
  • 丹杏:红色的杏花,象征美丽与青春。
  • 媚脸:美丽的脸庞,形容女子的娇美。
  • 珠露:露水如珠,形容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
  • 愁黛:愁苦的眉毛,形容女子眉头紧锁的样子。
  • 丝雨:细细的雨,形容春雨的柔和。
  • 殢酒:醉酒,沉醉于酒,常指欢饮。
  • 可怜人:指值得同情的人,可能是旧时的情人或友人。
  • 相思:思念,怀念对方。
  • 残春:春天的尾声,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典故解析:

  • 殢酒:出自古代诗词,常用以描绘饮酒作乐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情感。
  • 相思: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主题,常用以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40年-1115年),字叔原,号隐士,北宋著名词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等题材,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少年游》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晏几道的创作高峰。此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生活富裕,赋闲的文人们常常聚会饮酒,吟诗作对,形成了浓厚的文人文化氛围。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少年游》体现了晏几道对美好青春的回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愁思缠绵的氛围。开篇便以“西溪丹杏”的景象吸引读者,杏花的娇美与水波的映衬,仿佛在展现一种青春的美丽和生机。接着,描绘南楼的翠柳与细雨,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情绪,反映出春雨中的惆怅与女子的娇态。词中提到的“当年此处”,展现了作者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而“今夜相思”则是强烈的对比,表明了时光的流逝与孤独的思念。最后一句“闲卧送残春”更是将情感推向顶峰,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岁月的无奈。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美好逐渐转向哀愁,展现了晏几道精湛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描绘了西溪的美丽杏花与水波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氛围。
  •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突显出南楼的翠柳在烟雾和细雨中的愁苦,描绘女子因天气而沉思的神态。
  • 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回忆起往昔的欢愉,表现出对美好旧时光的追忆。
  •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充满了无奈和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露”比喻露水的晶莹,含蓄而生动。
  • 拟人:如“愁黛”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对称的结构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体现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杏:象征青春、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翠柳:代表柔情与思念,常与女子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 丝雨:细腻、柔和,象征着细腻的情感与流逝的时光。
  • 残春: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时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游》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2. 诗中“西溪丹杏”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萧瑟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今夜相思,水长山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的词更显细腻和婉约。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意象上更加宏大,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情感上更为激昂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 《晏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