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时间: 2025-01-06 09:4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时光里游玩嬉戏,乐事已经经历了几多,青门紫陌间春光正好。
未见廉纤的身影,细雨湿润了花朵与尘埃。
洗净了锦绣的丝绸更显鲜艳,妆容如玉的脸庞更显新鲜。
在那浓郁的春光里,点缀着芳香的花朵,都是东风的恩赐。
苏州的老父亲,经过雨后的南园,为谁打理这花林?
谁会相信那美好的声音在何处传来,肌肤润泽,香气四溢。
早上品尝何郎的汤饼,晚上留住巫女随云而行。
寄言游子,还是要留心,稍作停留,才好观察周围。
注释:
- 壮岁嬉游:壮年时期的游玩与嬉戏。
- 青门紫陌:春天的景象,象征繁华与生机。
- 廉纤:廉洁纤细,形容女子的姿态。
- 膏雨:滋润的细雨。
- 濯锦宝丝:洗净锦绣的丝绸。
- 东君:春天的化身,指春风。
- 南园:指苏州的南园,典雅的园林。
- 晓试何郎汤饼:早上品尝何郎的汤饼,何郎是个名字,可能是指某家著名的店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桃李盛开之际,作者在路途中遇雨,触景生情,写下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雨中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人生的乐趣。诗中充满了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描写春景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门紫陌”的繁华,“膏雨浥花尘”的细腻,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赞美。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游子的劝诫,提醒他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适时驻足,享受生活。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既有对美景的陶醉,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岁嬉游: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的青春活力,乐于游玩。
- 乐事几经:经历了许多欢乐的事情,暗示人生的丰富。
- 青门紫陌芳春:描绘春天的美丽,展现出繁华的景象。
- 未见廉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暗含对爱情的渴望。
- 膏雨浥花尘:细雨滋润了花朵,象征着生活的滋润。
- 濯锦宝丝增艳:洗净的丝绸更显华美,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在浓厚的春光中,点缀着美丽的花朵,体现出对春天的喜爱。
- 苏州老子:提到苏州的老一辈,增加了地域文化的色彩。
- 晓试何郎汤饼:生活中的小确幸,点滴温馨。
-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劝诫游子要珍惜当下,寓意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君”比喻春天,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拟人:如“点染芳菲”,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韵律感强。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细雨:代表着润泽与温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桃李:象征着青春与爱情。
- 汤饼:生活中的小乐趣,体现人间烟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中提到的“青门紫陌”主要指什么?
- A. 盛开的花
- B. 春天的景象
- C. 游乐的场所
-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谁?
- A. 春天的化身
- B. 夏天的化身
- C. 一位朋友
-
诗中提到的“晓试何郎汤饼”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 A. 美食
- B. 友情
- C. 自然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雨中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雨中花》更强调了生活的细腻与人生的哲理,而《庐山谣》则更注重壮丽的山水景色与壮阔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