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城逼仄复逼仄,前山后山青欲来。
市声萧条衙鼓静,惟有叱滩喧万雷。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城池显得更加狭窄,前面的山和后面的山青翠欲滴。市镇的声音显得萧条,衙门的鼓声也静止无声,只有那叱滩的水声像万雷一样喧闹。
注释
字词注释:
- 逼仄:形容空间狭窄,令人感到压抑。
- 青欲来:形容青山如欲迎面而来,生动地描绘出青山的气势。
- 市声萧条:市集的声音冷清,表示经济不景气或人烟稀少。
- 衙鼓静:指衙门里的鼓声停息,表明官府的沉寂。
- 叱滩:指急流的水声,似乎在大声呼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孤城、青山和喧闹的水声,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介夫,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作品多蕴含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在诗人游历至秭归郡时的所感所思。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身边的环境,传达出对孤独和萧条的感受。
诗歌鉴赏
《秭归郡圃绝句二首》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孤城的狭窄和青山的气势,展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对比。诗中的“孤城”不仅是地理上的孤立,更是心灵深处的孤独感。前山后山的青翠,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市声萧条衙鼓静”一句,透露出社会的冷清与沉闷,诗人通过对市镇的描写,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困境。而“惟有叱滩喧万雷”,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大自然的喧闹与生命的力量,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社会萧条,但自然依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将孤独、萧条与自然的喧闹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环境的敏锐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城逼仄复逼仄:描绘城池空间狭窄,给人压迫感,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
- 前山后山青欲来:前后青山交相辉映,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市声萧条衙鼓静:市镇冷清,衙门无声,突显社会的安静与冷漠。
- 惟有叱滩喧万雷:唯有水声如雷,暗示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比:孤城与青山的对比,市声与水声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城市与生机勃勃的自然,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和压抑。
- 青山:代表生机与希望。
- 市声:体现社会生活的繁荣与冷清。
- 叱滩:象征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孤城”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兴奋
D) 绝望 -
“惟有叱滩喧万雷”中的“喧”字体现了什么? A) 安静
B) 热闹
C) 疲惫
D) 哀伤
答案:
- B) 孤独
- B) 热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的情感。
- 杜甫《登高》:描绘孤独与壮丽景色的对比。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秭归郡圃绝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孤独,但范成大更注重社会的萧条,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两者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范成大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秭归郡圃绝句二首》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