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木》

时间: 2025-01-17 09:35:42

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

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
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白话文翻译:

狂风将树木拔倒,树木倒下后根部暴露在外。
树上依然缠绕着几根青藤,似乎还未意识到这一切。

注释:

  • 狂风:强烈的风。
  • 拔倒:拔起并倒下。
  • 树倒根已露:树木倒下后,根部显露出来,表示树木失去支撑。
  • 数枝藤:几根藤蔓。
  • 青青:绿色,形容藤蔓的生机。
  • 犹未悟:依然未能明白或觉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备,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可能源于作者对生活中无常与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道傍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诗作,表面上描绘了一棵被狂风吹倒的树木及其周围的藤蔓,但在细细品味之下,诗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人深思。狂风的猛烈与树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树木的倒下不仅象征着自然力量的无情,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当树倒下,根部暴露在外,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这一景象令人感叹。

而上面藤蔓的存在,则更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藤蔓虽仍然青葱,却似乎对树的倒下浑然不觉,这种失去觉察的状态,隐喻着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对周围变化的无知。藤蔓的青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尽管环境恶劣,依然努力生长,显示出一种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的深切思考与感悟,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珍惜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狂风拔倒树:描绘了一场猛烈的风暴,强大的风力使树木不得不屈服,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2. 树倒根已露:树木的倒下不仅是外部力量的体现,也象征着内在支撑的缺失,暗示生命的脆弱。
  3. 上有数枝藤:藤蔓缠绕在树上,表现出生命的连接与依赖。
  4. 青青犹未悟:藤蔓虽生机盎然,却对周围的变化毫无察觉,反映出一种无知的盲目。

修辞手法:

  • 对比:狂风与树木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树的倒下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藤蔓的青青则象征生命的坚韧。
  • 拟人:藤蔓被赋予人类特征,似乎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无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在变化中仍然存在的生机与希望。诗人在描写中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风:象征着无情的自然力量与不可抗拒的变化。
  • 树木:代表生命的脆弱与依赖。
  • 藤蔓: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狂风”表现了什么?

    • A. 温柔的和风
    • B. 强烈的自然力量
    • C. 平静的雨水
    • 答案:B
  2. “树倒根已露”意在表达什么?

    • A. 树木的繁荣
    • B. 生命的脆弱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B
  3. 上面藤蔓的状态如何?

    • A. 已枯萎
    • B. 仍然青翠
    • C. 无法生长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唐备的《道傍木》更偏向于自然景象的描写与生命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乡愁。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关注于自然与生命的无常,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相关文学论文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