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奉诏撰进)》

时间: 2025-01-06 06:32:07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意思解释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奉诏撰进)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白话文翻译:

在竹马的年纪就得知太子的去世,铜龙的仪仗在葬礼上显得庄重。
长久以来,人们谈论丧葬之事,都是依照少阳的仪式进行。
生死由天命决定,哀荣则源于圣明的慈爱。
我恭敬地听闻褒奖和诏书,内心感伤在于与太子的关系。
剪去的枝叶与封号早已随风而去,承受华美册封的尊贵。
笙歌在洛苑中止,风雪遮蔽了梁园的景象。
卤簿在霜中栖息,铭旌在月下飘动。
宫殿的事务无法再进行,送别的哭声在都门之外响起。

注释:

  • 竹马: 指童年时期,象征纯真无邪的童年。
  • 铜龙: 历代王朝中用于葬礼的仪仗,象征尊贵和威严。
  • 窀穸: 指丧葬之事。
  • 少阳仪: 古代一种丧葬仪式。
  • 寿夭: 生与死,命运的安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寿夭由天命”,反映了古代对生死的宗教观念,认为一切皆由天意决定。
  • “笙歌辞洛苑”暗指太子生前的繁华与死后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唐朝太子而作,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太子的关怀和对生死的感慨。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太子的怀念及对生死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哀悼情感的挽歌。白居易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太子去世后的种种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的竹马与铜龙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太子的童年与其盛大的葬礼,表达了诗人对太子早逝的惋惜。接下来的“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则指出了丧葬仪式的正式和传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最后以“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收尾,表现了哀伤的深重与无法挽回的遗憾。白居易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在表达对太子的哀悼,更在探讨生死的哲学,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马书薨岁: 童年时得知太子去世。
  2. 铜龙表葬时: 太子的葬礼仪仗庄重。
  3. 永言窀穸事: 长久以来的丧葬习俗。
  4. 全用少阳仪: 采用传统的少阳仪式。
  5. 寿夭由天命: 生死命由天注定。
  6. 哀荣出圣慈: 哀荣源于皇帝的恩德。
  7. 恭闻褒赠诏: 恭敬地听闻褒奖的诏书。
  8. 轸念在与夷: 感伤与太子的关系。
  9. 剪叶藩封早: 枝叶和封号早已失去。
  10. 承华册命尊: 受到册封的尊贵。
  11. 笙歌辞洛苑: 繁华已逝,乐声停止。
  12. 风雪蔽梁园: 自然景象与哀伤交融。
  13. 卤簿凌霜宿: 记录的悲伤与孤独。
  14. 铭旌向月翻: 铭刻的哀悼在月下摇曳。
  15. 宫寮不逮事: 宫中的事务无法进行。
  16. 哭送出都门: 哀悼声响彻出门之外。

修辞手法:

  • 对仗: 使用对称结构,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 比喻: 通过竹马与铜龙的对比,表现太子生前与死后的反差。
  • 拟人: 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太子的哀悼,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体现了深切的悲痛与对生死的思考,渗透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马: 象征无邪的童年与美好的回忆。
  • 铜龙: 代表尊贵的身份与庄重的葬礼。
  • 笙歌: 象征生前的繁华与乐趣。
  • 风雪: 反映凄凉的气氛,象征哀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马象征什么? A. 童年
    B. 战争
    C. 财富
    D. 友情

  2. 诗中提到的“少阳仪”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丧葬仪式
    C. 一种节日
    D. 一种舞蹈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中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另一首著名的长诗,探讨爱情与生死。
  • 《静夜思》:李白描写思乡与孤独情感的诗作。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两位诗人在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