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牡丹花二首》

时间: 2025-01-06 05:17:45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牡丹花二首
作者: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
花下作寂寞萎红。
低向雨,离披破艳。
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在翰林院北厅的花下作诗,
看着阶前的红牡丹感到惆怅。
傍晚时分只剩下两枝残花,
明天风起时,它们肯定会被吹尽。
夜晚我惋惜着衰败的红花,点亮火把看着它们。

第二首
在新昌窦给事的宅邸南亭下作诗,
看着寂寞的萎红向雨低垂。
花瓣离散,艳丽破损,
随着风飘散,晴天落地依然惆怅。
更何况它们已飘零在泥土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和失落。
  • 衰红:衰败的红花。
  • 萎红:枯萎的红色花朵。
  • 离披:花瓣散落。
  • :艳丽的颜色。

典故解析

  • 翰林院:唐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官机构,负责文书和编撰。
  • 新昌窦给事:指的是当时的一个官员,白居易与其交情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而著称,关心民生,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惜牡丹花二首》的创作背景是白居易在生活中的感触,他对花的关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伤。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二首》通过描绘牡丹的凋零,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与惋惜。首诗在翰林院北厅,诗人以两枝残花为引,表达了对晚来衰红的怜惜,构建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第二首则通过对新昌窦宅南亭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中将牡丹的凋零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人在夜晚点火观看衰红,仿佛在与逝去的美好进行对话,表达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命与美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在翰林院北厅的花下吟诗。
  • 惆怅阶前红牡丹:看着阶前的红牡丹,心中感到惆怅。
  • 晚来唯有两枝残:到晚上的时候,只剩下两枝残花。
  • 明朝风起应吹尽:明天风起时,花瓣肯定会被吹尽。
  • 夜惜衰红把火看:夜晚我惋惜着衰败的红花,点亮火把看着它们。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的衰败与人类情感相联系,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形成对比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对逝去事物的深刻怀念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美丽与富贵,亦代表生命的短暂。
  • :象征热情与生命力,亦有衰败之意。
  • :象征变幻与无常,暗示生命的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惆怅”一词的意思是:
    A. 高兴
    B. 忧伤
    C. 平静
    D.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衰红”指的是:
    A. 新开的花
    B. 凋谢的花
    C. 绿色的叶子
    D. 清晨的露水

答案

  1. B. 忧伤
  2. B. 凋谢的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忧虑。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美酒的珍惜。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白居易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更侧重于历史和社会的反思。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均有独特之处,前者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后者则常借助典故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