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裴相公兴化池亭(兼蒙借船舫游泛)》

时间: 2025-01-04 06:16:07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

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兼蒙借船舫游泛)

林亭一出宿风尘,
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
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
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
别开池馆待交亲。

白话文翻译:

在林亭外宿了一夜,忘却了平津是通往哪里。
在晴朗的松阁上近望山色,
秋天的石渠流水声听起来格外新鲜。
孙弘阁里喧闹不见闲客,
傅说的船忙得不借给人。
何不在这里抡才济川之外,
另开池馆来等待交亲的时刻呢?

注释:

  • 宿:住宿,停留。
  • 风尘:指旅途的风尘,象征奔波劳累。
  • 平津:指通往要地的水道,诗中是忘却之意。
  • 松阁:松树间的阁楼,象征美丽的环境。
  • 石渠:石头铺成的水渠,指水流声。
  • 孙弘阁:孙弘是东汉的名士,阁名可能借指喧闹的场所。
  • 傅说:传说中的贤者,诗中借指舟船。
  • 抡才济川:抡才是施展才能,济川是助人渡过水面。
  • 池馆:池塘边的楼馆,寓意雅致的聚会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他的诗歌涵盖爱情、友情、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尤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在兴化池亭游玩时,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社交的期待。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宿裴相公兴化池亭》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观察视角。诗句的开篇“林亭一出宿风尘”,通过“宿”字,表现出旅途中对环境的感受,隐含着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渴望。随后的“忘却平津是要津”,则透露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显示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用“松阁晴看山色近”和“石渠秋放水声新”的方式,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其中“松阁”与“石渠”的意象不仅充实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一句,描绘了一个热闹却缺少闲适的环境,反映了人们奔忙的生活状态。诗的结尾“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则是诗人对未来友情聚会的期待,表达了他渴望与友人欢聚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亭一出宿风尘:在林亭外过夜,带走了旅行的疲惫。
    • 忘却平津是要津:忘记了平常的水路与要地。
    • 松阁晴看山色近:在晴天的松阁上,近距离欣赏山的风景。
    • 石渠秋放水声新:秋天的石渠流出的水声显得格外新鲜。
    • 孙弘阁闹无闲客:孙弘阁喧闹,不见悠闲的客人。
    • 傅说舟忙不借人:傅说的船忙于行驶,不愿借给他人。
    • 何似抡才济川外:不如在此施展才华,渡过河流。
    • 别开池馆待交亲:不如开设池馆,等待友人的到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如“松阁”与“石渠”,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交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林亭:代表着宁静的庇护所。
  • 松阁:象征自然美。
  • 石渠:传达生命的流动。
  • 孙弘阁:暗示繁忙的社会生活。
  • 傅说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宿裴相公兴化池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城市的喧闹
    B. 自然的宁静
    C. 战争的惨烈
    D. 商业的繁荣

  2. “何似抡才济川外”中“抡才”指的是什么?
    A. 渡船
    B. 渡过水面
    C. 施展才能
    D. 交换意见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诗风对比:白居易注重平易近人,李白则追求豪放飘逸。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