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城舟中作
作者:陆游 〔宋代〕
棹边蘸岸挼蓝水,
篷外横空破墨山。
更著滩头一行鹭,
此身真在画图间。
白话文翻译
在船桨边轻轻地蘸水,水面泛起蓝色的涟漪;
船篷外面,天际横卧着如破墨般的山峦。
更有一行白鹭立在滩头,
此时我仿佛真的置身于画卷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棹:船桨。
- 蘸:轻轻沾水。
- 挼:摩擦、搓动。
- 篷:船帆。
- 横空:在空中横亘。
- 破墨山:用墨汁破碎的山,形容山的颜色深沉、轮廓分明。
- 更著:又有、再加上。
- 滩头:沙滩边缘。
- 行鹭:一行白鹭。
- 此身真在画图间:此时此刻我仿佛真的身处于画中。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画图间”一词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山水画,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陶醉,显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的爱国诗,也有细腻的描写生活与自然的作品。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心系国家,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入城舟中作》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舟中游览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境悠然,才作此诗。诗中描绘的景象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相结合,显示了他在动荡岁月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寓意深远,通过描绘舟中景象,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写舟中景象,诗人用“棹边蘸岸挼蓝水”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状态,水面轻轻荡漾,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篷外横空破墨山”则描绘出船外的壮丽山峦,仿佛在对比舟中小景与舟外大景,表现出诗人对壮丽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的后两句则通过一行白鹭的点缀,进一步增强画面的生动性,给人以鲜活的视觉感受。“此身真在画图间”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也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陆游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棹边蘸岸挼蓝水: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轻松自如的姿态,水的颜色也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宁静。
- 篷外横空破墨山:对比舟中与舟外,展现出山水的壮丽,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
- 更著滩头一行鹭:一行白鹭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此身真在画图间:诗人感受到的和谐与美,使他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表明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破墨山”形容山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如“棹边”“篷外”,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白鹭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充满生机与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蓝水:象征宁静与和谐。
- 破墨山:象征壮丽与雄伟。
- 白鹭:象征生机与灵动。
- 画图: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棹边蘸岸挼蓝水”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船在岸边停靠
B. 船桨轻轻沾水
C. 河水波涛汹涌 -
“破墨山”中的“墨”指的是什么?
A. 墨汁的颜色
B. 山的形状
C. 画家的技法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 蓝水
B. 白鹭
C. 破墨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山水之美,表达自然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杜甫《登高》: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描写自然景色,但陆游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表达出一种主动的生活态度,而王维则显得更加静谧和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